作为一个在北方长大的人,我曾多次踏足苏州,却总与十月的这座城擦肩而过。这次偶然的十月之行,让我对 “人间天堂” 有了全新的注解 —— 当高铁缓缓驶入苏州北站,还未走出站台,一股馥郁的芬芳便循着风的轨迹扑面而来,那香气不似北方槐花的清甜,也不似牡丹的浓烈,而是带着江南特有的温润,丝丝缕缕缠绕在鼻尖,让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想要将这香气尽数纳入怀中。
同行的苏州朋友笑着说:“你可算赶上了好时候,十月的苏州,是被桂花腌入味的。” 走出车站,沿街的行道树下,细碎的金黄缀满枝头,那便是桂花了。不似其他花卉那般争奇斗艳,桂花总是低调地藏在翠绿的叶片间,若不仔细看,竟难以发现这香气的源头。可就是这样不起眼的小花,却能让整座城都浸在它的芬芳里。走在平江路的青石板上,两侧白墙黛瓦的院落里,不时有桂香溢出,混着街边茶馆飘来的碧螺春茶香,还有评弹艺人婉转的吴侬软语,让人恍若置身于一幅流动的江南水墨画中。
顺着平江路往前走,便能看到一片粉紫色的 “云雾” 在河边蔓延,那是苏州十月特有的粉黛乱子草。细长的花茎托起蓬松的花穗,风一吹,便如波浪般起伏,将原本素净的河岸染成了浪漫的粉紫色。粉黛旁的河流,是苏州的灵魂所在,河水清澈见底,岸边的柳树垂下万千丝绦,与粉黛的柔美相映成趣。
乌篷船缓缓驶过,船桨划开水面,留下一圈圈涟漪,船上的游客轻声交谈,生怕打破了这份宁静。河水倒映着岸边的粉黛、垂柳与白墙黛瓦,形成了一幅对称的美景,让人分不清哪是实景,哪是倒影。
此时,我不禁好奇,为何苏州的市花是桂花?朋友告诉我,桂花在苏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苏州就已开始种植桂花,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家家户户皆植桂,“桂子飘香” 成为了苏州秋日最具代表性的景象。桂花不仅香气宜人,还象征着高洁、坚韧与团圆。
苏州人爱桂花,不仅爱它的香,更爱它的品格 —— 它不与百花争春,在秋日里默默绽放,用芬芳滋养着这座城,正如苏州人温润内敛、坚韧不拔的性格。此外,桂花还与苏州的文化紧密相连,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赞美苏州桂花的诗句,如 “清风一日来天阙,世上龙涎不敢香”,便是对苏州桂花香气的极致夸赞。
夕阳西下,我坐在河边的石凳上,看着粉黛在余晖中染上一层金色,听着河水潺潺流淌的声音,鼻尖依旧萦绕着淡淡的桂香。这一刻,我终于明白,十月的苏州为何让人如此沉醉 —— 它有桂花的馥郁芬芳,有粉黛的浪漫柔美,有河流的宁静温婉,更有深入骨髓的文化底蕴。
作为一个北方人,我曾迷恋过北方的辽阔与豪迈,可此刻,我却被苏州的细腻与温柔深深打动。或许,这就是苏州的魅力,它总能在不经意间,用一抹香、一片景、一段情,让人爱上这座城,不愿离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