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诗人杜甫晚年寓居成都的时候,曾在一首诗中写道:“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据南宋诗人范成大《吴船录》记载:当时的草堂东边是万里桥,桥东边是合江亭,从蜀地到东吴都要从此亭登舟。
如今的合江亭位于锦江区内。唐代时,这里是繁华热闹的码头渡口,无数艘舟楫停泊于此,准备随时扬帆。
▲如今的合江亭风光。 图源:锦江融媒
唐贞观元年,西川节度使韦皋在成都留下了两处影响深远的印记。他主持开凿了自西向东流淌的解玉溪,这条人工河道不仅为城市运输、市民饮水及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充沛水源,更因水中细腻的沙砾可用于玉石打磨,间接推动了成都玉石业的兴盛。而就在同年,郫江(今府河)与流江(今南河)的交汇处,合江亭拔地而起,成为见证这座城市水利兴修与人文兴盛的标志性建筑。
唐代的合江亭,并不是两江交汇处的孤景。它与张仪楼、散花楼遥相呼应,自西向东铺展成一幅错落有致的人文画卷。张仪楼始建于战国晚期,秦灭蜀后,相传为张仪督建;散花楼则崛起于隋初,与张仪楼同跻身于古代成都四大名楼之列。这两座名楼与合江亭一道,都是唐代成都市民登高望远、宴游赏景的绝佳去处,可惜均在南宋末年的战火中损毁,只留下千古遐想。
▲如今的合江亭风光。 图源:锦江融媒
盛唐风华正盛,作为西南大都会的成都亦是一派歌舞升平、民殷物阜的景象。市民生活富足后,对休闲游乐的需求日益旺盛,最初的合江亭已难以承载这份热闹。
为满足民众期盼,韦皋在合江亭旁择址新建芳华楼,楼周遍植奇花异草,其中以傲雪凌霜的梅花最为繁盛。此后,他又陆续在亭台周边增建楼阁台榭,错落有致的建筑群共同构成了唐代合江亭的最终格局——时人所称的 “合江园”。
这座集亭台楼阁、花香雅韵于一体的园林,迅速成为 “一郡之胜地”,吸引着市民前来游赏休憩,更成为了成都历史上最早的 “市政公园”,见证着这座城市千年未改的休闲基因。
晚唐时,高骈对成都水道进行疏浚改造,造就了“两江抱城”的独特城市格局。坐落于两江交汇处的合江亭,自此凭借得天独厚的景致与地理位置,成为贵族官员、文人墨客宴饮吟诗、迎来送往的首选之地。文人在此登高望远、挥毫泼墨,留下千古佳句;普通百姓亦常携家带口来此踏青赏花、休憩游乐,合江亭的风雅与烟火气交融共生,蔚成一时盛景。
然而时代变迁,五代时期,合江亭逐渐沦为王室贵族的专属休憩之所。这座曾承载着市民休闲记忆的 “市政公园”,悄然褪去了民间烟火,普通百姓再难涉足其间。
时序流转至北宋,国势衰微,战乱频仍。动荡的时局让贵族阶层再无冶游取乐的闲情逸致,曾经车水马龙、诗酒不绝的合江亭,也渐渐被岁月尘封,在风雨侵蚀中走向荒芜废弃。
南宋时,成都知府吕大防见合江亭屋宇倒塌、梁桷残缺,心中十分惋惜,便命人修缮。修缮后的合江亭既作为船官治事之所,也供人们宴饮游乐,昔日的梅花也重新在此处飘香,合江亭迎来了短暂的复兴。
此时的合江亭虽已不复唐时的辉煌,但仍是成都人游乐的首选之地。
▲〔宋〕吕大防《合江亭记》,载于《全蜀艺文志》卷三十九下,清末刻本,现藏于四川省图书馆。
每到冬季,合江园的梅花含苞待放之际,官府管理人员便会时时留意其长势。一旦梅花绽放三分——最适宜观赏的时节,便及时上报官府。官府随即邀请文人雅士前来赏梅聚会,普通百姓也欢天喜地奔走相告,纷纷赶来游赏玩乐。
陆游曾有诗云:“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据考证,当年成都的梅林并非仅青羊宫至浣花溪一段,而是从浣花溪一直延伸到合江亭一带。
陆游也曾驻足合江亭畔,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怀。他在《合江园涉江至赵园》一诗中写道:“政为梅花忆两京,海棠又满锦官城。鸦藏高柳阴初密,马涉清江水未生。风掠春衫惊小冷,酒潮玉颊见微赪。残年漂泊无时了,肠断楼头画角声。” 满腔情怀尽付笔墨之中。
▲如今的合江亭风光。 图源:锦江融媒
此外,陆游的好友兼上司范成大,也曾写下诸多诗篇描摹合江亭一带的旖旎风光。他在《吴船录》中这样描写合江亭:“绿野平林,烟水清远,极似江南。亭之上曰芳华楼,前后植梅甚多……腊月赏梅于此。管界巡检在亭旁,每花开及三分,巡检司具申,一两日开燕,监司预焉。蜀人入吴者,皆自此登舟……”
当范成大离开成都时,友人便是在合江亭为他饯行,有人甚至一路护送,直至合江(今四川合江县)才依依不舍作别。范成大有诗云:“合江亭前送我来,合江县里别我去。”
南宋时期的合江亭并没有繁荣多久,到了兵荒马乱的南宋末年,成都在蒙古军的铁蹄下变成一片废墟,合江亭也和张仪楼、散花楼的命运一样,毁于战火硝烟之中。
荒草疯长的合江亭在经历了明清以后,渐渐被人们淡忘,只在两江交汇处剩下了一小块不起眼的空地,其余地方都已被民房占据。合江亭的废弃时光,一隔便是七百余年。
1989 年,成都市政府决定重建合江亭。新亭采用双亭顶设计,八角十柱,琉璃瓦飞檐翘角,古意盎然;旁配仿古式房廊 “听涛舫”,内有现代书法家赵蕴玉专为合江亭撰写的碑记,四周女儿墙将合江亭与听涛舫环抱其间,景致雅致。
如今与合江亭连成一片的风景,虽已不是当年的张仪楼、散花楼,取而代之的是滨江公园与望江楼,但一如唐宋时期那般,这座重建的合江亭依旧是面向市民开放的市政公园,延续着供人游乐休憩的千年使命。
▲如今的合江亭风光。 图源:锦江融媒
每到中国的传统节日,总有市民齐聚合江亭,放灯祈福、品茶闲谈,好不惬意。一盏盏莲花河灯在两江水面星罗棋布,随波轻漾,点点灯火载着人们的心愿与祝福顺流而下,为亭畔两岸平添了几分神秘动人的韵味。而到了 “五一”“国庆” 等节假日,这里更是热闹非凡,不少新人专程前来拍摄婚纱照,让合江亭的千年景致与甜蜜爱意相映成趣。
来源:区地方志编纂中心、锦江融媒联合出品
图片:锦江融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