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都发布】
初冬时节,于都县贡江镇金桥村湿地公园暖阳普照,满眼尽是葱郁,村民、游客络绎不绝,有的漫步栈道,有的驻足拍照,孩童的嬉笑声惊起水边白鹭。
金桥村位于梅江、贡江、澄江三江交叉口,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片崩岗侵蚀区,单个面积大于100平方米的崩岗有1412座,崩岗区总面积达3.62平方公里,山体破碎,流沙四溢,河道淤塞,植物难以生长,被称为典型的“江南沙漠”。
2017年起,于都县打出扩绿增绿“组合拳”,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投资1.79亿元,对崩岗区进行综合治理。
“我们通过建立‘养山保水、治坡节水、入村净水’三道防线机制,采用‘养水—理水—净水’和‘固土—肥土—净土’系统治理措施,崩岗治理率超过90%,治理崩岗312座,治理面积1150亩,有效阻止了山体大片崩塌和泥沙流失。”于都县自然资源局自然资源监察大队副大队长曾斌华说。
经过生态修复治理,昔日“生态疮疤”如今层林叠翠,林木环抱,绿意盎然。这里还修建了自行车道、旅游步道和景观亭,摇身一变成为生态公园、城市后花园,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休闲观光。
“环境好了,鸟儿飞来了,游客也来了,搬出去的村民又都搬回来了。”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何佛禄乐开了花。
漫步金桥村,一条条道路平整洁净,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老人们闲话家常,孩童们嬉笑玩耍,一幅生态宜居、宁静和谐的美丽画卷铺展开来。
“在外务工多年,早就想回家发展。”中午时分,开设在村里的龙舌嘴私房菜店内来了不少客人,店主王世军在厨房忙着切菜、炒菜。“这几年村里成了热门旅游打卡地,我瞅准时机回到家乡开办农家乐。城里人爱来露营、采摘,我家农家乐也火了,现在年收入十余万元。”
绿色产业也发展起来。这几年,金桥村依托良好的生态,因地制宜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产业,种植了千亩油茶、2000亩脐橙,还开办了生态养殖场,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8万余元。
谁能想到,一个小山村,竟有7块足球场。传球、带球、射门……在金桥村一侧,年轻运动员在足球场上奋力奔跑,尽情挥洒汗水。
2021年,于都积极探索“崩岗治理+体教融合”模式,将金桥村200余亩崩岗山体进行保护性利用,精心打造可承接各类足球比赛的高标准体育基地,吸引全国各地青少年前来参赛,激活乡村发展一池春水。
夕阳西下,金桥村文化广场响起欢快的广场舞曲,老人们跟随韵律摆动着身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电商直播间里,主播们忙着推销柿饼、番薯干等家乡土特产,曾经沉寂的小山村如今焕发新活力。
来源:江西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