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吴镇天童寺,七宝塔之间的七棵银杏树,南侧紧邻的枫香、杉柏等大树参天林立,银杏树的光照受到阻挡,因此横向空旷的北侧生长,形成了独特的穹窿型银杏胜景。
禅意弥漫,成为了宁波人的赏秋网红打卡地,现在正值一年一度的高光时刻,游客络绎不绝。
天童寺,始建于西晋永康元年,即公元300年,相传僧人义兴云游至此,结茅修寺,太白金星感其虔诚,因此化作童子,每天送来薪水维持生计。
精舍建成,童子告辞而去,所建之寺,故名天童寺。
清代光绪十三年,即公元1887年,云游四方的净心法师参访天童寺,甚爱太白山下的清幽之地,因此停止云游,依止修习。
净心法师不惮辛劳修葺寺院,披星戴月,餐风宿露,众僧皆服。
1913年至1919年,净心法师连任两届住持,七宝塔之间的七棵银杏树,就是净心法师所植。
天童寺历代屡经兴废扩建,规模兴盛,与径山寺、灵隐寺、净慈寺、阿育王寺并称佛教禅宗五大名刹,号称“东南佛国”。
六七十年代,天童寺被挪作它用,佛像被毁,僧人被逼还俗。
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并拨款重新修复天童寺,古寺重现辉煌。
1983年,《西游记》导演杨洁,率剧组来到天童寺取景拍摄。
《西游记》第四集“唐僧讲经”、“观音变化老和尚叫卖袈裟禅杖”、“指引唐僧西去取经”等场景就是在天童寺内拍摄,“天童禅寺”的香炉清晰地出现在了剧中。
寺内三十多位年长的僧人,成了《西游记》中的“群众演员”,虔诚地听“唐僧讲经”。
前往天童寺的步道由石板铺成,经历岁月沧桑,苍松夹道,必经伏虎亭、古山门、景倩亭三道山门,肃穆虔诚之心油然而生。
寺内古树林立参天,秋色渐染,成就了“东谷秋红”之胜景。
寺内除了银杏树,还有枫香、红楠、樟树、圆柏等树种,经历岁月风雨,每一棵树都有故事。
七棵银杏树与南侧的树林之间原有一道佛墙,如今佛墙已经拆除,感觉削弱了原有的禅意弥漫。
放生池旁有一棵红楠树,树龄170多年,树干已经腐朽成洞,洞中又生出了一株小树,树中生树,堪称一绝。
万工池边800多年的古樟树,饱经岁月沧桑,犹可见生命力之顽强。
佛殿前“唐柏”,更是天童寺内不可错过的一景。
唐代至德二年,即公元757年,天童寺从东岙迁到西岙时,曾在佛殿前植下一棵圆柏树,至今一千二百多年,因此称为“唐柏”。
树形似狮,俗称“太白狮子树”,已列入宁波市十佳古树名木。
当年种树的僧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百年之后,这些银杏树会让天童寺声名远扬。
前人栽树,后人赏景,勿忘植树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