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风景名胜】
2025年11月17日中午,随着来自四川卿先生的验票入园,黄龙景区2025年累计接待游客量达3,280,898人次,提前超越2024年全年游客接待总量,实现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的亮眼成绩,彰显出黄龙在生态保护与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道路上的显著成效。
这位幸运游客在现场工作人员的热烈祝贺中,获赠包含黄龙特色文创产品及深度体验权益的荣誉礼包。他激动表示:“黄龙的景色无比震撼,服务也非常贴心,能成为这一里程碑时刻的见证者,我感到非常荣幸和幸运!”
深耕品牌建设,文旅融合提质增效
近年来,黄龙景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文旅发展决策部署,围绕加快建成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紧扣“人间瑶池·圣地黄龙”品牌内核,深度聚焦“一区两典范、四片八提升”发展战略,通过推动科研、非遗、体育与文化等多元要素有机融合,精心打造“黄龙高山兰花季”“黄龙庙会”“黄龙极限耐力赛”“黄龙诗会”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辨识度的品牌活动,持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加快推动景区由单一观光向沉浸式、复合型体验转型。
强化智慧赋能,服务品质持续提升
景区始终秉承把游客“当贵客、当亲人、当家人”服务理念,依托“智慧黄龙”平台实现预约、导览、应急、管理等全流程精细化服务;常态化运行旅游志愿服务队,提供无微不至的暖心服务。同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强化日常巡查巡检,切实筑牢游客安全防线。
国际影响力提升,科研创新成果斐然
国际舞台上,黄龙成功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成为全球最佳自然保护地之一,并受邀赴世界自然保护大会发表主旨演讲,向世界分享生态保护的“中国智慧”。在科研创新领域,黄龙取得跨越式突破,不仅成为中国大陆首个“国际暗夜公园”,更建成世界首条鸟类声纹栈道,其“钙华保护技术”更获国家部委推广,为全国同类景观保护提供了“黄龙范本”。更重要的是,黄龙将丰厚的科研与资源优势成功转化为独特的研学教育产品。依托生态科普基地和“国际暗夜公园”品牌,景区精心规划了“钙华+声纹”自然科学与“碑园红色文化”两大主题路线,并通过举办世界地球日、熊猫大使工作坊等高品质活动,与专业机构合作打造精品研学线路,构建了多层次、成体系的研学产品矩阵,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寓教于乐的“行走课堂”。
交通能级跃升,区位优势加速释放
川青铁路(成都东—黄龙九寨站)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黄龙全面融入成都“两小时交通圈”,最快1小时39分钟即可从成都直达景区。交通“大动脉”的贯通,不仅极大缩短了时空距离,更有效激活了区域文旅资源联动潜力,为客源市场拓展和产业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当前,黄龙景区正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严格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的前提下,纵深推进文旅、体旅等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和游客满意度,奋力为推动全省、全州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图文 | 旅游营销处
审核 | 卓玛
主办 | 黄龙管理局
本文来自【中国风景名胜】,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