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规划建筑爱好者,报团参加了巴厘岛之旅,沿途有很多热带风光,海岛美景,但记忆犹新的是途中借道参观了巴厘岛明星婚礼地,用两个多小时左右感受了阿雅娜度假村的设计魅力和落日余晖的精彩,有一种置身仪式感的丰收!
在我们游览的第四天,也是行程中自由行的空档,在当地导游第四代移民华人小熊猫的带领下于下午5点开启了落日观光。午后5点的巴厘岛,热风裹着椰香扑在脸上,刚从沙滩发呆归来,导游小熊猫神秘兮兮地冲我们说“想去吴奇隆结婚的花园看吗?大家一下了精神来了,要得!要得!随即介绍道这个地方叫阿雅娜度假村,其中很有名的叫悬崖酒吧?不过一般不让参观,住一晚要800至3000元不等一个晚上,门口若问我们就说去洒吧。然他带着我们随车前往。
穿过一片茂密的热带灌木丛,大约5.20分我们来了洒店门口,一道藏在绿荫里的火山岩大门映入眼帘,小熊猫告诉大家:“这就是吴奇隆和刘诗诗2015年办婚礼的地方,一般不对外开放,咱们今天是借逛酒吧的名义才能进来逛逛!”作为跟图纸打交道的人,当场眼睛发亮,一场“探秘之旅”,就这么在巴厘岛的暮色里拉开了序幕。
进入酒店居高临下中轴对称很有仪式感,一条笔直的步道就撞进视线里,我第一反应就是“中轴线!”。小熊猫边走边跟我们唠:“当年这场婚礼可是轰动全网,洒店名声大震,光布置就花了好几个月,邀请了范冰冰等200多位宾客,刘诗诗的婚纱拖尾快3米,就是顺着这条道走到仪式台的。”我顺着步道往前看,大概80米的长度,从入口一直延伸到海边,两侧的建筑大对称细个性,旁边的散尾葵长得笔直,像两列仪仗队,把视线牢牢锁定在尽头的主舞台,这种对称感瞬间让仪式感拉满。
蹲下来看一看摸了摸步道的青石板,发现石板是顺着中轴线对称排列的,石板上的纹路色彩在协调中又有着变化,缝隙里嵌着细碎石子,这应该是巴厘岛本地的铺装工艺,既能排水,又能减少雨天打滑。更有意思的是步道的坡度,看着平坦,实际是缓坡上升的,很多人都没发现,只顾看花赏景,走到一半我才反应过来:“这是故意设计的吧?顺着坡往上走,视线一点一点抬高,到仪式台的时候正好能看到整片海,太会拿捏情绪了!”让新人每走一步都有‘走向幸福巅峰’的感觉。”
再看看步道两侧的空间也很有意思,粗看空旷,细看不仅没浪费,靠近入口的地方有几处矮景墙,围成一个个小角落,导游说这是当年的宾客等候区,“婚礼开始前,亲友们就在这儿聊天拍照,景墙刚好挡住视线,既私密又不显得拥挤。”我注意到景墙是用不规则的火山岩堆砌的,表面坑坑洼洼,却拼出了规整的弧线,这种“自然的粗犷+人工的秩序”,刚好暗合了巴厘岛的设计调性。
大约在下午六半左右就出现了建筑与落日同框,传统符号和现代工艺的神仙联动,特别是你走到中轴线的中段,据说这就是当年的婚礼主舞台,也是整个场地的核心建筑。远远看去,屋顶是折线形的,像展开的翅膀,应该是吸收了巴厘岛传统神庙的“坎迪”屋顶,但不够细腻,做了合理简化,将“原来的神庙屋顶又高又复杂,这里改成了钢结构,又轻又牢固,还不会挡住后面的海景。”绕着建筑走了一圈,外立面全是红棕色的火山岩,用干挂工艺拼的,很有质感,缝隙也特别均匀,摸上去冰凉凉的,跟热带的炎热形成反差。住宿区建筑体量大横线条压身高,红瓦映蓝天碧海,洒吧建筑黑咖啡的传统饰材外加草顶构成了传统符号+现代交融,让人想象到那个特别有派的婚礼画面。
不得不佩服设计师的巧思——既保留了地域文化,又满足了现代婚礼的浪漫需求。
18点左右,落日开始进入最佳观赏期。我们爬到酒店旁边的观景平台,这里刚好是中轴线的尽头,也是整个场地的制高点。太阳慢慢往下沉,把天空染成了渐变的粉橘色,光线穿过椰树叶的缝隙,在火山岩墙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建筑的折线屋顶被镀上了一层金边。“你看那光影变化,”有人责怪导游来晚了时间不够,导游却说“上午来肯定没这效果,下午5点到6点半,光线柔和,刚好能凸显建筑的材质和轮廓,听说婚礼也是选在这个时间段仪式。”当然后来也有人说难怪他们离婚喔。
风一吹,椰树叶沙沙响,远处的海浪拍打着礁石,情不自禁的请服务员帮忙留影一张。那一刻真的懂了为什么明星婚礼会选在这里——自然、建筑、仪式感,三者完美契合。
看完落日,我们顺着步道往回走,开始留意园林和标识设计。
整个场地的植物搭配特别有讲究,中轴线两侧是对称的散尾葵,长得又高又直,形成了天然的绿色廊道,外侧则种了三角梅、龙船花这些开花植物,开得热热闹闹的,红的、粉的、紫的,跟火山岩的深棕色形成鲜明对比。“这是典型的‘骨架+点缀’搭配,”做景观设计的小琳说,“散尾葵是骨架,保证了中轴线的秩序感,开花植物是点缀,增加了婚礼的喜庆氛围,还符合巴厘岛的热带风情。”
地面铺装也很有意思,步道中间是青石板,两侧是浅灰色的碎石,碎石和植被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而是慢慢过渡的。
“这种设计既能排水,又能让园林和道路融为一体,不会显得生硬,”小琳蹲下来拨了拨碎石,“你看碎石的大小都差不多,应该是特意筛选过的,踩上去不硌脚,还能防滑。”靠近舞台的地方,还有几处小型跌水景观,水流顺着火山岩台地往下流,声音轻轻的,跟海浪声混在一起,特别治愈。
最让我惊喜的是标识标牌设计,完全没有商业化酒店那种醒目的招牌,低调到不仔细看都发现不了。
入口处的引导牌是用整块火山岩雕刻的,只刻了一个简约的箭头,没有多余的文字,材质和建筑外墙一致,几乎跟环境融为一体。“这种‘隐形引导’太高级了,”我跟朋友说,“既不破坏场地的整体氛围,又能起到引导作用,特别符合婚礼场地的私密性需求。”
往里面走,卫生间用的智能马桶、休息区的标识是木质的,表面做了炭化处理,颜色跟周围的绿植特别搭,高度大概1.2米,刚好在视线范围内,不高不低。标识上的字体是无衬线体,简洁大方,颜色是深灰色,跟木质标牌形成柔和的对比,看着不刺眼。“你看这细节,”我指着标识的边角说,“都做了圆角处理,不会刮到人,而且字体大小刚好,远处也能看清,兼顾了美观和实用性。”
作为行业爱好者,最忍不住关注的还是细节。我们在休息区坐下来,仔细观察周围的设施。休息区的座椅是白色藤编的,搭配浅灰色的坐垫,看着轻盈又透气,特别适合巴厘岛的气候。
舞台的地面是米白色的大理石,表面做了防滑处理,边缘还做了圆角设计,这些大理石的颜色也选得好,米白色百搭,还能反射光线,让平台显得更亮堂,我们还发现,建筑外立面的火山岩拼接处,缝隙宽度都一样,大概5毫米,填缝剂的颜色跟火山岩差不多,看着特别整齐,这种细节最能体现设计师的用心,看似简单,其实需要精准的施工控制。
还有屋顶的钢结构节点,所有焊缝都做了打磨处理,看不到突兀的痕迹,金属板的拼接处也很平整,热带地区多雨多风尤其实海边盐份重,钢结构的防腐和密封特别重要,这金属板的涂层,应该是抗腐蚀的,这么多年了都没生锈,质量是真的好。晚上7点半左右,场地的灯光慢慢亮了起来,是藏在植被里的地埋灯,发出柔和的暖光,刚好照亮步道,不会刺眼。
建筑外立面上的投光灯,光线是斜着打的,刚好能凸显火山岩的肌理,把建筑的轮廓勾勒得特别清晰。
导游看着我们对着各种细节研究,笑着说:“你们搞建筑看东西就是不一样,当年婚礼结束后,很多宾客都夸场地漂亮,但说不出哪里好,现在听你们一说,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门道。”
我们跟小熊猫聊起婚礼的细节,他说当年舞台前面铺了白色的地毯,两侧摆满了白色的鲜花,水晶灯一挂,整个场地像童话里一样,“而且这里的私密性特别好,外面的人看不到里面,明星婚礼最怕被打扰,这点设计师也考虑到了。
不知不觉就到了20点,天色完全黑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场地。结合这次参观的经历,整理了一份实用攻略,给同样想去打卡的朋友:
1. 预约方式:阿雅娜酒店的婚礼场地不对外开放,只能通过酒店预订或者跟着当地导游“曲线进入”(比如假借去悬崖酒吧的名义),建议提前跟导游沟通好,避免跑空。
2. 最佳参观时间:下午17点到20点,既能看到落日,又能体验白天和夜晚两种不同的光影效果,18点到18点半是落日黄金期,一定要去观景平台打卡。
3. 拍照点位:①中轴线步道:拍建筑的对称感,建议从入口往舞台方向拍,能拍出纵深感;②观景平台:拍落日和建筑同框,傍晚时分光线最好。
4. 注意事项:①场地是酒店的私人区域,参观时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不要触碰设施;海边用四个国家语言写明只能住店客人前往。
这次“曲线救国”的参观之旅,真的超出了预期。作为习惯了从图纸上看设计的人,而这次亲身站在明星婚礼的场地里,感受着中轴线的仪式感、建筑与自然的交融、细节里的匠心,才真正体会到“好的设计能让人感受到幸福”。
巴厘岛有很多美的地方,也有不如人意的环境、甚至难吃的餐食,但是这三个小时的晚风、落日的余晖、火山岩的肌理、椰林的光影,还有那些藏在细节里的设计巧思,都成了这次旅行最珍贵的回忆。如果你是规划师、建筑师,或者对设计、浪漫场景感兴趣,来巴厘岛一定要来这里看看——相信我,你会被这里的设计和氛围深深打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