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在第六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上海之根 古韵新辉”——“符号松江”文化标识设计项目成果发布。这批以“上海之根”文化积淀为基础创意的百个现代符号表达在发布会现场刚一亮相,便收获了业界和公众的积极反馈,百个现代符号表达以其独特的创意和精妙的设计,令人耳目一新。
松江作为“上海之根”,有厚重的人文历史和鲜活的发展脉络。松江区通过符号创新焕新城市意象,激活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文化认同与记忆链接;通过IP的应用转化将符号转化为实际的经济动能,促进“文旅商体农展”融合联动,助力“上海之根”文旅大IP建设,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松江区委宣传部部长顾建斌表示,希望以此次文博会和项目发布为契机,以文化为纽带,持续推进深化合作,在创意设计、影视创制、数字文旅等领域协同创新,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持久而深厚的文化动能。
以百个符号重构城市IP叙事
现场发布的“符号松江”文化标识设计项目成果共分为地脉记忆、山水田园、非遗图谱、舌尖风物、城市脉动五大主题。在其中,创作者们以“文化探源工程”方法论,将松江的文化意象进行符号学解构,提炼为可感知的视觉元语言,通过几何抽象、低饱和撞色等手法重构文化认知框架,建立符合Z世代信息接收习惯的视觉叙事,从文化内核到视觉风格上对松江城市意象全面焕新。循着百幅图鉴一一望去,“上海之根”的绵长历史、独特风貌与活力未来尽在眼前,于无声中唤起人们与这片土地共情共鸣的情感体验。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100个具有高度辨识性与文化代表性的符号元素后续将作为统一的视觉语言,赋能松江文旅商体农展融合,进一步诠释好“上海之根”的文化内涵。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符号松江”项目源于松江区委宣传部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携手打造的一项城市文化IP创作计划:通过发动松江大学城师生的创作动能,以现代化的意象重构创新表达形式,深入挖掘“上海之根”的内涵,为这座城市寻根溯源和传承历史文脉;而通过符号的提炼活化与应用转化亦可将厚重的历史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可传播的文化资产,进而赋能产业经济,融入现代生活,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守正创新中焕发时代光彩。
顾建斌表示,现场发布的“符号松江”项目成果,既是松江“区校共建”模式推动实践育人的成功尝试,也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积极探索。希望将松江厚重的历史,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可传播的文化符号,让“沪上之巅、文博之域、浦江之首、花园之城、大学之府、影视之都”这些松江符号,走进现代生活,赋能城市发展。
百个符号发布后,上海松江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之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分别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现场签约,达成符号松江IP授权战略合作意向。后续,双方会围绕“符号松江”这一系列文化标识进行形式多样的文创及产品开发,着力将这一系统展示“上海之根”松江城市IP的标识融入松江优品及文创伴手礼的设计与制作,围绕提升“上海之根”IP辨识度和影响力做出更多新的尝试。
“古华亭·新松江”展台亮相
除了“符号松江”文化标识设计项目成果集中发布外,以“古华亭·新松江”为主题的“上海之根”松江展台也在第六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惊艳亮相。
现场以“古新交融”为主题打造了五大功能区,通过文化展示、文创首发、非遗体验、古韵新生及互动打卡等多元形式为各地展商及市民群众呈上一场文旅商体农展融合赋能、千年文脉与新城心跳交相辉映的盛宴。
步入展台,广富林文化展示馆的屋顶天际线迎面而来,悠悠古韵与简洁明快的线条交织起伏,让观展者瞬间“入画”,在上溯四千年的广富林文脉传承中品味“上海之根”的深厚底蕴。而在一侧的综合展示区,广富林特色的陶罐与大学城科创源学生科创设计成果互相映衬,奏响文博历史与科创动能谐鸣的动人旋律。
而在四时和院金石篆刻区里,将泗泾古镇、南村草堂等松江知名地标刻入印章,在传统文人雅趣中挖掘地标符号的别样表达。鼎天时尚织造区里,由南宋朱克柔创作的经典缂丝作品《莲塘乳鸭图》也在提花织造数字孪生技术的辅助下一展风姿,十足吸睛。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鼎天时尚还通过AI技术糅合创作,为这幅未完成版的传世名作补上了“未尽之笔”,也让松江提花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人气最高的还要数“符号松江”快闪展示区。融入广富林元素的文具、复刻松江提花纹样的织物、印有地脉技艺的文创咖啡杯、展现舌尖风物的毛绒玩具……在现场的“一站式”文创平台上,一系列“符号松江”“云间YOU品”系列文创产品集中首发亮相,创意十足的各类好物搭载上松江绵厚而多元的文脉叙事,引得观展者不住流连、互动。
原标题:《以“符号”为笔,松江在第六届长三角文博会绘就“上海之根”诗意新画卷》
栏目主编:黄勇娣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李成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