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
合肥市首个古树公园
——陈俊愉手植梅名木公园
在合肥植物园内正式揭牌
为合肥古树名木保护与文化传承
搭建了一个具象化展示平台
古树公园
古树公园是指以古树名木资源为主题,搭配周边植物、景观,在科学保护和适度建设的基础上,实现游憩、文化、观赏、科普教育等功能,展现城乡植物生态景观的特定场所。
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充分释放古树名木的历史、文化、生态、科研等多元价值,今年以来,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以梅园中一株极具纪念意义的名木——陈俊愉手植梅为主题,开展合肥市首个古树公园建设。
作为极具纪念意义的名木,这株梅花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的开创者陈俊愉先生亲手栽种,此前已经省政府认定为名木。如今,它不仅是徽派技艺的代表,更是合肥植物园近四十年发展的见证,承载着超越植物本身的文化与精神价值。
图源/合肥植物园
这株梅花所在的梅园始建于1993年,占地约90亩,园内汇集160余个梅花品种5000余株植株。整个梅园以陈俊愉与合肥植物园渊源为主线,设有“望梅止渴”“艺梅馆”“陈列馆”“俊愉广场”“俊愉亭”“三友亭”“陈俊愉手植梅”“陈俊愉认养树”等景点。
作为一座绿色城市,合肥古树名木资源丰富。截至目前,合肥市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累计2710株。其中,名木12株,一级古树10株,二级古树55株,三级古树2633株。
针对这些宝贵的“绿色记忆”,近年来,合肥不断构建起多维度保护体系。通过定期普查健全资源档案,为每株古树名木设立保护牌、明确责任单位与责任人,签订养护责任书落实管护责任;针对生长衰弱、濒危植株制定“一树一策”保护方案,精准开展施救复壮。同时,借助“进广场、进公园、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的“六进”宣传活动,以及“合肥古树名木”微信小程序的智慧管理模式,让市民能扫码了解古树信息、参与互动,大幅提升公众保护意识。
为筑牢保护长效机制,合肥还根据工作实际,积极推动古树名木立法。自2025年12月1日起,《合肥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将正式施行,以法治力量为古树名木健康生长保驾护航,推动古树名木保护迈向规范化、制度化新阶段。
合报深一度融媒体工作室
合新闻记者/李后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