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网】
当“龙江冰雪蓝”邂逅威风凛凛的东北虎,当飞驰的高铁化身移动的文化展厅,哈尔滨至北京的G902次“萌虎”主题冰雪文化列车,正以创新之姿勾勒出文旅融合的新图景。这趟穿梭于京哈高铁的列车,不仅缩短了地域距离,更搭建起文化传播的桥梁,让冰雪之美、非遗之韵在千里铁道线上绵延流淌,为新时代文化传播写下生动注脚。
虎韵破冰开新局 铁脉为媒传文化。冰雪是东北的独特禀赋,虎啸是龙江的精神图腾,高铁是时代的速度象征。“萌虎”主题列车将三者巧妙相融,以“龙江冰雪蓝”为视觉基底,让东北虎的灵动形象贯穿列车内外,既彰显了地域文化特色,又契合了大众对吉祥意象的美好期许。车窗的主题装饰、行李架的创意布置、乘务员的虎形徽章,每一处细节都暗藏巧思,让旅客一踏入车厢便沉浸式感受冰雪文化的浓厚氛围。这种“流动的文化展馆”打破了传统展馆的空间局限,将文化传播从固定场所延伸至移动旅途,使高铁不再只是交通载体,更成为文化传播的“流动动脉”。当列车穿梭于平原与山川之间,东北虎的憨态与冰雪的纯净一路相伴,既展现了龙江大地的自然之美,又传递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让文化传播更具温度与活力。
非遗活态入旅途 指尖传承续文脉。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非遗的魅力在于互动。“萌虎”主题列车创新性地设立“东北虎非遗馆”,邀请剪纸艺人现场教学,让旅客亲手制作虎形窗花,在剪刀开合间感受非遗技艺的精妙;虎形泥塑手办的展示与体验,则让传统手工艺以更具萌感的形式贴近大众,尤其吸引年轻群体的关注。这种“非遗+旅途”的模式,打破了非遗传承的时空壁垒,让原本深藏于民间的传统技艺走出工坊、走进生活。旅客在漫长的旅途中,不再是文化的旁观者,而是成为文化传承的参与者、实践者,在亲身体验中读懂非遗背后的文化密码,在动手创作中建立与传统文化的情感联结。当虎形窗花成为旅途纪念品,当泥塑手办成为文化符号,非遗便以鲜活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实现了“让传统活在当下”的传承目标。
文旅相融谱新篇 双向奔赴促共赢。“萌虎”主题列车的成功,本质上是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哈尔滨的冰雪资源、北京的文化枢纽地位,通过京哈高铁紧密相连,列车成为连接两地的“文化纽带”。对于哈尔滨而言,这趟主题列车是冰雪文化与地域特色的移动宣传窗口,将龙江的自然之美、文化之韵精准传递给北京及沿线旅客,为冰雪旅游产业注入新动能;对于北京来说,这既是接收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为首都市民提供了近距离感受东北文化的便捷渠道,丰富了文化生活体验。这种“交通+文旅+非遗”的融合模式,不仅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更实现了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的双向共赢。它证明了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的元素叠加,而是要找到文化与市场的契合点,让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让产业发展反哺文化传承。
初心如磐向远方 文化传播启新程。冰雪消融,但文化的温度不会冷却;列车到站,但文化传播的旅程没有终点。“萌虎”主题列车的探索,为文旅融合写下了精彩一笔,也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了鲜活力量。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创新实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流动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让文化之花绽放在更广阔的天地,润人心田、启智增慧。(贾磊)
编辑:钱江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