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差役房
差役房是县衙内专门负责管理和派遣各类差役的机构或场所。主要负责招募、训练、考核以及派遣差役执行各种公务活动,如巡逻、抓捕罪犯、押送囚犯等。管理差役的日常行为和纪律,确保他们依法履行职责。在县衙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维护地方治安和执行官府命令的重要力量,并通过有效的管理和调度,确保地方社会秩序的稳定。
现在这里是《郡县安天下县衙文化展》展厅。《郡县安天下—县衙文化展》是现今水上古城东昌府署内一个非常重要且系统的常设主题展览。这个展览不再局限于单个的“差役房”,而是将视角提升到了一个宏大的主题—中国古代县级政权如何通过一套完整的制度与体系,来维护基层稳定,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郡县制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从秦朝确立郡县制开始,这一地方行政制度在中国两千多年经历落了历史的演变、发展与巩固,展览通过历史年表、地图(展示不同朝代郡县设置的变化)、重要历史文献(复制品)以及对秦始皇、李斯等关键人物的介绍来呈现。展览系统性地展示县级政权的组织架构、运作流程和文化内涵。
历代地方行政体制沿革表
地方行政制度
县城的管理
县之不稳,国将动荡;县之不贡,国无钱粮,故历代统治者对县级政权尤为重视。县官素质的好坏,对一县的治理,人民的安居乐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清代的每个行政级别都有各自的衙署。
地方县级政权机构设置简表
县官的选任
明清时期,科举及第方可取得为官资格,但朝廷不会立刻授予官职,还需经过吏部的层层选拔与考核,才能取得一定品级的官位与升迁资格。为防止官吏职务犯罪,在官员选拔与升迁过程中,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廉政防御体系。
聊城县署布局图
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通过这个展览,您不仅能看到一个复原的古代官府,更能深刻理解 “天高皇帝远,县官现管着” 的真实含义,体会到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是如何在一种微妙的“正式权力与非正式实践”的平衡中,得以维系和运行的。
看完《郡县安天下》展览,聊城县署就参观完了。返回县署大门时,才想起刚才进县署时忘记拍摄大门了,现在补上。
最后再拍摄一下这座恢弘的县署牌坊,结束了聊城水上古城最核心建筑群的游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