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玩了十几年床车自驾游,几乎都是1人1车独自出游,其中原因主要是下面7条,你跟我的想法一样吗?
1. 按自己节奏活,才算真自由
第一条,也是我最看重的一点,就是终于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呼吸了,不用再被日常那些乱七八糟的事绑着。你想啊,平时过日子,哪有那么多随心所欲?早上被闹钟叫醒,赶去上班或忙活家里的事,做啥都得按时间表来,就连跟人打交道,都得守着些没说透的规矩,顾及别人的期待,总觉得身上裹着层东西,放不开。
可独自开着床车出门就不一样了,方向盘在自己手里,脚踩在油门上,每一步走哪儿、停哪儿,全由自己说了算。看到路边一丛开得热闹的野花,想停就停,不用跟谁商量,蹲在那儿看半小时,闻闻花香,拍几张照片,没人催你“快点走,前面还有景点”;开累了,找个路边安全的空地,或者风景好的驻车点,直接把车停下,铺好床歇会儿,想睡多久睡多久,不用赶行程,不用迁就别人的节奏。风从车窗吹进来,带着路边草木的味道,那一刻真觉得,连风的方向都跟着自己的心情走,这种完完全全的掌控感,能把心里那些憋得慌的束缚全吹散,灵魂都像松了绑,别提多痛快了。
2. 独处聊心声,找回真实的自己
第二条,独处的时候能好好跟自己对话,才发现原来我早就忘了“我是谁”。平时日子忙忙碌碌,睁眼是柴米油盐,闭眼是没做完的事,身边总围着人,要应付工作上的往来,要照顾家里人的情绪,还要参与各种社交,慢慢就习惯了戴着面具过日子,对着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顺着别人的期待活,久而久之,都快忘了自己本来喜欢啥、想啥,真正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
可独自自驾游的时候,路上安安静静的,没有外界的喧嚣,没有别人的打扰,就剩下自己和车,还有一路的风景。开着车,看着窗外掠过的山川田野,脑子就放空了,慢慢就会想起以前的事,想起小时候的喜好,想起曾经的想法,也会琢磨现在的日子,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那些平时不敢想、刻意逃避的问题,也会在独处时慢慢冒出来,逼着自己去面对。这种跟自己面对面的感觉,一开始可能有点不适应,甚至有点感慨,可越琢磨越清醒,就像照见了一面被遗忘的镜子,突然就看清了真实的自己,那种重新认识自己的惊喜,比看到再美的风景都让人难忘。
3. 高质量独处,比凑热闹更踏实
第三条,独处真不是寂寞,是我主动选的高质量自我陪伴,比凑那些无效热闹舒服多了。以前总觉得,出门玩得有人陪着才不孤单,也跟着参加过不少聚会,跟朋友一起出门旅行,可慢慢发现,很多社交都是无效的,饭局上没话找话,聚完之后心里更空;旅行时为了合群,跟着大家走,明明不喜欢的场合也得陪着,明明不想说话也得强装热情,那种被迫融入的感觉,比一个人待着还累。
后来就越来越喜欢独处,尤其是独自开着床车出门,能拥有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时间,不用迁就任何人,不用伪装自己。想听歌就打开音响,放着自己喜欢的老歌,一遍一遍听,不用管别人喜不喜欢;想看风景就放慢车速,甚至停下驻车,安安静静看着远方,不用跟人搭话;要是累了,就窝在车里发呆,啥也不想,就看着窗外的云飘来飘去,或者听着风吹树叶的声音,那种安静又自在的感觉,特别治愈。这种高质量的独处,能把心里的空缺慢慢填满,让内心变得特别丰盈,比在喧嚣的人群里凑热闹踏实多了,一点都不寂寞,反而觉得特别满足。
4. 遇未知风景,撞见意外的勇敢
第四条,我就想遇见那些地图上找不到的风景,还有意外的自己,总走千篇一律的路线,太没意思了。要是跟团或者跟朋友一起,大多都是走网红路线,打卡那些人挤人的景点,按部就班地逛,没什么惊喜,记不住多少东西。
可独自开着床车就不一样,我能随心所欲改路线,不想走高速就走国道、乡道,哪儿看着顺眼就往哪儿拐,说不定下一个转弯,就能看到一片没人发现的野花地,或者一座安安静静的无名小镇,镇上的人慢悠悠过日子,路边的小店飘着烟火气,这些都是地图上查不到的,比那些网红景点有意思多了。而且路上还会遇到各种意外,可能是突然下起雨,只能在车里躲着,却意外看到了雨后的彩虹;可能是车出了点小毛病,自己慢慢琢磨着修理,最后居然搞定了;
也可能是迷路了,却误打误撞到了一个超美的湖边。这些意外不仅让旅程变得有生命力,还能让我发现,原来自己比想象中更勇敢、更机智,以前觉得自己做不到的事,居然也能搞定,这种遇见意外自己的感觉,特别有成就感,也让这些平凡的旅程,多了好多值得珍藏一辈子的回忆。
5. 不迁就任何人,才是真旅行
第五条,不用迁就任何人,这才是真正的旅行,以前跟人一起出门,光妥协就够累的了。跟朋友或家人旅行,总免不了要迁就,比如我想去爬山,同伴想去逛街,最后只能妥协,跟着去逛街,心里憋着不舒服;比如我想在一个景点多待会儿,好好感受一下,可大家都催着赶下一个地方,只能匆匆打卡,连风景都没看清楚;还有吃的,每个人口味不一样,得商量来商量去,想吃的路边摊不敢提,怕别人觉得不卫生,只能跟着吃大家都同意的餐厅。久而久之,旅行反而变成了负担,一点都不开心。
可独自自驾游就不一样了,完全不用迁就谁,全按自己的心意来,想吃路边的小吃,直接停车买,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想去哪个景点,就导航过去,想待多久待多久,哪怕在湖边坐一下午,也没人催;不想去热门景点,就找个没人的地方驻车,看看风景、发发呆,怎么舒服怎么来。这种不用妥协、不用委屈自己的“自私”,反而让旅行回归了本来的样子,就是为了让自己开心,那种从心里冒出来的满足感,才是旅行该有的快乐,这才是真正的旅行啊。
6. 逃离疲惫,给心灵充充电
第六条,人总有累的时候,我需要一场这样的逃离,让疲惫的心重新充充电。不管多大年纪,日子过久了,总能攒下一堆压力,工作上的、家庭里的、人际关系上的,堆在心里,压得人喘不过气,有时候觉得身心俱疲,连笑都没力气。这时候就特别想逃,逃到没人认识的地方,远离那些烦心事。独自开着床车驶向自然,就特别合适,山川湖海都是天然的疗愈师,到了山里,空气清新得能闻见草木的清香,听着鸟叫虫鸣,心里的烦躁一下子就少了;到了海边,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吹着海风,所有的压力好像都被海浪带走了;要是遇到下雨天,就在床车里躺着,盖着薄被子,听着雨声敲打着车顶,安安静静睡一觉,醒来之后,紧绷的神经就彻底松弛了;到了晚上,找个空旷的地方驻车,抬头就能看到满天星空,对着星空深呼吸,心里的疲惫好像都随着气息散出去了。这场逃离不用走多远,不用花多少钱,却能让疲惫的心慢慢平静下来,重新找回内心的力量,充完电再回到日常生活里,又能有精力面对那些琐事了。
7. 喜欢可控自由,踏实又自在
第七条,我不是喜欢孤独,就是享受这种“可控的自由”,这种踏实的自由,太难得。我其实不排斥社交,平时也会跟朋友聚聚,跟邻居聊聊天,只是比起跟人一起,我更享受独自掌控一切的感觉。
独自自驾游的时候,所有的计划都能自己定,也能随时改,比如本来打算去A城市,路上听人说B地方风景更好,不用跟谁商量,直接掉头改路线;要是觉得某个地方舒服,想多待几天,就多待几天,不用考虑别人的行程;路上遇到问题,比如找驻车点、修车,自己能搞定,不用依赖别人,这种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中的感觉,特别安心。
而且也不是一直一个人,要是想说话了,停车在小镇上,跟路边的老乡聊聊天,问问当地的风土人情;或者遇到同样自驾的旅人,凑在一起聊几句旅途的经历,也很开心;要是不想说话,就继续往前走,没人打扰。这种能自由选择要不要跟人连接、完全由自己做主的自由,就是可控的自由,不慌不忙,踏实又自在,比那种没着没落的自由,让人舒服多了。
独自自驾,是与自己的深度相遇
其实玩了十几年独自床车自驾游,早就把这种旅行方式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不是故意要躲开谁,也不是逃避现实,就是单纯喜欢这种感觉。独自在路上,能追逐自己想要的自由,不用被束缚;能好好跟自己相处,重新认识自己;能远离无效社交,享受高质量的独处;能遇见未知的风景和不一样的自己;能不用迁就任何人,让旅行回归本真;能逃离生活的压力,给心灵充充电;还能拥有可控的自由,过得踏实又自在。这场独自的旅程,看的不只是路上的风景,更是在跟自己对话,跟世界相处,慢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也找到了与自己、与世界相处的方式。每次旅行回来,心里都特别通透,也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这种从心里冒出来的踏实和快乐,就是我一直喜欢独自自驾游的原因,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这么想?
(本文配图均由豆包AI生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