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行旅人,谈及云南,总不免漾起浪漫遐思,大理的风花雪月,丽江的夜色迷离,西双版纳的雨林奇遇,香格里拉的圣洁辽阔。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里的滇缅公路线路图
然而彩云之南,不只有四季轮换、雪峰鎏金的彩,还有被时光掩埋,却永不褪色的黑白色英雄史诗。
松山战役遗址,摄影师@卢比肯
有这样一条秋冬自驾路线,既能打卡云南最黄的秋色腾冲银杏,还能找寻承载烽火记忆与时代使命,却经常被傻傻分不清的两条抗战公路:滇缅公路和史迪威公路。
滇西南赏秋线路图
01.蜀身毒道,古代滇缅公路?
要讲滇缅公路,首先要跨越千年时空,来聊聊蜀身(yuān/yuán/juān)毒道(印度语音译的差别,都可以说对)。
蜀身毒道,“身”不读(shēn),也不是蜀身/毒道,而是蜀/身毒/道。
“蜀”大家都知道是古代的四川,而“身毒”则是古印度的音译(那时还不叫“天竺”),所以连起来就是从四川通往印度的路。
蜀身毒道(古西南丝绸之路)的简图,制图@《中国自驾地理》
那这条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呢?由于缺乏文字资料,很难说清。
只知道中原王朝最早得知这条路还是第一次出使西域归来的张骞带回来的惊天大“新闻”:他居然在大夏(今阿富汗),看到了四川产的蜀布和邛竹杖!
邛竹杖,图源@《国宝档案》
西南,一直以来都被中原王朝视作蛮荒之地,那会大伙儿对西南还停留在《山海经》的神话想象中。
谁能想到早在张骞开拓丝绸之路以前,蜀地的人们就组着马队,吭哧吭哧地将自家最骄傲的蜀锦、丝绸、邛竹杖和漆器驮到云南,再通过缅甸到印度呢?
(永昌道是蜀身毒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为永昌古道霁虹桥的摩崖石刻,图源@廉政瞭望)
这可不得了!于是麻溜地,汉朝派人查证后,设郡、开凿干起来,蜀身毒道就从民间小道升级为国家通道了,后人称之为西南丝绸之路。
直至唐宋之际,茶马互市渐成规模,丝绸之路才开始向茶马古道转型。
所以蜀身毒道算得上是云南交通线的“祖宗”了,也是中国最早的国际通道(之一)。
02.滇缅、史迪威,傻傻分不清?
时移世易,在近代战争与全球化背景下,蜀身毒道“化身”,滇缅公路、史迪威公路(在蜀身毒道的基础上演变),从商贸通道到浴血战场,这条古老通道被赋予全新的使命。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划破夜空,中华大地陷入战火,全民族抗战随之爆发。
中国军队在卢沟桥抗击日军
日军切断了中国运送物资的所有海路,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一下子被推到“以一隅而荷全国之重任”的位置。
既是大后方,也是最前线,云南不负所托、全力以赴,兵力、物力、筑路、运输、后援,在各个方面,都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松山战役遗址娃娃兵方阵,摄影@读者·张展
其战略价值集中体现在滇越铁路、滇缅公路,驼峰航线、中印(史迪威)公路四条国际大通道上。
大批外援物资通过滇缅公路运抵昆明,图源@保山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相比滇越铁路和驼峰航线,滇缅与史迪威却因地理与功能上的重叠,而常常被混淆。
就连部分地区的历史标识也有误读,其实两者的修建时间、历史背景和路线截然不同。
图源@大理市人民检察院
从修筑时间上看,是先有滇缅公路,后有史迪威公路。
“七七事变”后,海上通道被封锁,中国急需开辟新的国际运输线。
1937年底至1938年8月,云南20万民工临危受命,肩挑背扛,拿着锄头和竹筐开山劈路,平均每公里牺牲3人,终于在敌人的日夜轰炸中,硬生生用双手“扣”出滇缅公路(歪个楼:滇缅公路正在申遗ing)
滇西民众挥汗洒血修筑滇缅公路,图源@保山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修筑滇缅公路的民众中,大多是妇孺孩童
尽管昆明至下关,411.6公里原有土路基础(1935年底修通)。
但下关至畹町547.8公里,只花9个月就建成通车,已经相当了不起!
滇缅公路线路大致示意图,制图@《中国自驾地理》
修筑滇缅公路时用的石磙,图源@中国移民管理报
1942年,日军进攻缅甸、入侵滇西,切断了滇缅公路,时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最高司令官的约瑟夫·史迪威将军建议,再建一条从印度到中国的抗战生命线。
当即从12月开始动工,最终于1945年1月,从印度雷多开始至畹町,衔接滇缅公路的中印公路正式通车,同样是一条血肉铸就的国际通道!
滇缅公路与中印(史迪威)公路官方示意图
从路线走向上看,滇缅公路和中印公路一头在缅甸腊戌,一头在印度雷多,两条线路在畹町汇合。
所以畹町是滇缅公路中国段的终点,同时也是史迪威公路的起点。
畹町,史迪威公路起点
中印公路后来还分出了一条支线,也称北线、新线、腾密线或保密线,那就是1946建成的,经腾冲、龙陵,汇合滇缅公路的线路。
早期的畹町桥
今天的畹町桥,摄影@读者·怒江丙中洛万里
03.以腾冲银杏之名,出发!
硝烟散尽,山河无恙,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之下,今天滇缅公路与史迪威公路的路段大多已经被滇西纵横交错的国道网络、繁忙的口岸通道所覆盖。
今天的滇缅公路
在畹町、龙陵、腾冲一带,除了值得一去的抗战纪念地:畹町桥、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松山战场遗址、惠通桥、国殇墓园、滇西抗战纪念馆等地。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前的巨大纪念章塑像
寻觅那尚存不多的原始粗粝路面,也成了自驾者孜孜不倦的乐趣。
(2023年的滇西南赏秋自驾沙龙活动中,我们在高黎贡山找到原汁原味的史迪威路段)
2023年滇西南自驾沙龙活动合影
今年,是时候来重启这条!滇西南赏秋线!
11月30日出发,摄影老师带大家以腾冲银杏之名,重走抗战路,追忆那段血泪交织的历史。
路线设计:起于昆明,终于大理,穿行哀牢山、高黎贡山,跨越两江怒江和澜沧江,从各个维度感受滇西南的秋天,一路上优哉游哉!
昆明出发,去海晏村看鸥,大理结束,去洱海边骑行,中途翻越哀牢山,寻找马帮驮出来的迤萨古城,神奇的“鬼脸瀑布”南恩瀑布。
一路过澜沧江、怒江,打卡大火后的翁丁老寨,紧邻缅甸果敢的南伞口岸,自驾中缅边境小道丙瑞线,沿G219国道,奔赴腾冲视觉、味觉上的银杏大餐!
(南伞口岸的日出与山下的云雾形成奇妙的平流层,从果敢一路蔓延到镇康)
腾冲银杏村,图源@图虫创意
据景区官方最新报道,11.15腾冲银杏村黄叶率已达55%,最佳观赏期在11.20~12.20是时候出发了!
11.15实拍图,图源@腾冲银杏村景区
11.15银杏村“黄情”播报图源@腾冲银杏村景区
参考资料:
1、《滇缅公路·中印公路·驼峰航线:抗战国际交通“生命线”》中国民族.2025年8月26日;
2、《刘鸿燕|西南边陲铸长城 铁血丹心立丰碑》云南省社会科学院.2025年10月14日;
3、《【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从“史迪威”到“滇缅”》大理市人民检察院.2025年11月8日;
4、《古道叠成的保山 聆听历史的回响》普洱杂志.2025年6月6日;
5、《云岭大地树丰碑——云南在全民族抗战中的历史担当》云岭先锋党刊.2025年9月10日;
6、《什么是滇缅公路?》Hey保山.2024年11月29日;
7、《一条路,看懂中国抗战史上的云南》云境岛.2025年8月29日;
8、《蜀身毒道:中原王朝的西南交通命脉!》星球科普局.2024年11月2日;
来源/公号:中国自驾地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