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诗人王勃用灵动之笔刻画动人画面,
描写候鸟与落霞相拥的极致之美。
传诵千年, 成为了江西著名的诗词名片。
冬日悄然而至,
来到鄱阳湖,方知王勃诚不欺你我。
图源:小红书@NathanPhotography
鄱阳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以其浩渺的水面和丰富的生态资源闻名遐迩,更在冬季化身为候鸟乐园。
当北方寒风渐起,候鸟跨越千山万水,汇聚于此,编织出一幅幅生动而壮美的自然画卷。
珍稀鸟类纷至沓来,
或翱翔于天际,划出优美的弧线;
或低飞掠过水面,激起层层涟漪;
或静立于浅滩,享受温馨阳光。
图源:小红书@NathanPhotography
站在观鸟台上,360°无死角的通透视野将万羽翔集的盛景尽收眼底。
观湖长廊藏着柳暗花明的惊喜,枯水期的湖面化作无垠草海,远处草洲上成片的候鸟栖息,绘就江西冬日绝美画卷。
图源:小红书@摄影师春晓
在诗人笔下,白鹤身姿如画,“晶莹白雪羽,丹顶赤珊瑚”。
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鄱阳湖处处是绝佳机位。或捕捉“飞时遮云蔽日,落时不见湖边草”的壮丽瞬间;或穿梭于芦苇丛中,用镜头记录下候鸟们嬉戏、觅食的温馨场景。
截至目前,抵达鄱阳湖的越冬候鸟数量可观,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白鹤、白枕鹤、白头鹤、黑鹳、东方白鹳、青头潜鸭、黑脸琵鹭等7种。
在白沙洲,能邂逅鸿雁、小天鹅、黑鹳等25种鸟类;香油洲的鸟类种类更达29种,白鹤、黑翅长脚鹬、泽鹬等珍稀身影都可能在此出现。
图源:小红书@一帆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被各种琐事所困扰,心灵难得片刻的宁静。
对于日日奔波的都市人来说,鄱阳湖的壮美、蓼子花的俏丽、白鹤的优雅……犹如一场视觉和心灵的双重洗涤。
漫步在观湖长廊,晨雾中,飞鸟低空掠过;夕阳下,欣赏候鸟归巢的朦胧。
这一刻,烦恼随轻风飘散。
观天地之大,方知我之渺小。
观候鸟迁徙之路,懂得生命之坚韧。
与候鸟相伴的,还有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巡护员。
他们每天凌晨开始巡湖,救助受伤的候鸟,与渔民沟通禁渔政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自然的尊重与爱护。
有些巡护员出生于渔民世家,从小跟着父亲打渔,有着渔民专属的黝黑肤色,后因禁渔政策变化而主动选择变换身份,加入巡护员队伍,从捕捞者变成守护者,实现了个人和家族的转折。
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对这里的小动物有着特别的感情。
与他们交谈,听人与自然的故事,朴素的情感,能让心灵得到滋养。
图源:小红书@NathanPhotography
鄱阳湖畔,能让人见证生命的奇迹,也能让你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与脆弱。
江西地处候鸟迁徙路线的核心位置,鄱阳湖作为国际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每年吸引全球98%的白鹤、80%以上的东方白鹳、70%以上的白枕鹤来越冬。
每年春季,大批候鸟又会开启新的迁徙。
图源:小红书@NathanPhotography
年复一年,翻山越岭,来此旅居。这是这片土地的福气。
在江西,全民护鸟蔚然成风。村民们曾在鄱阳湖干旱时自发组建“候鸟食堂”,在稻田留穗为候鸟们提供食物。
守护自然,是人类的福气。
图源:小红书@NathanPhotography
编辑:龙檀曦
审校:罗永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