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是摩洛哥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24年,摩洛哥全年接待入境游客总数达1740万人次,比2023年增长约20%,较2019年增长35%,旅游收入达1120亿摩洛哥迪拉姆(约124亿美元),同比提升7%,较2019年增长43%,成为非洲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摩洛哥旅游大臣阿莫尔表示,摩洛哥将继续推动城市旅游、海滩旅游、沙漠和绿洲旅游、商务旅游、文化旅游、冲浪旅游、自然风光旅游等各类型旅游发展,争取到2030年入境游客数量超过2600万人次。
卡萨布兰卡街头 温静 摄
2024年是摩洛哥旅游业发展具有历史性的一年,提前两年完成2023—2026年旅游发展战略目标。这不仅得益于旅游资源丰富、文化魅力独特,也得益于政局稳定、靠近欧洲客源市场,以及独特的旅游发展模式。
摩洛哥旅游业快速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多维政策同时发力的结果。国家顶层设计、航空互联、市场多元化、投资便利化与品牌推广形成协同效应,推动国际游客需求端与接待能力供给端同步发展,实现飞跃式增长。
一是政府高度重视,战略规划清晰。摩洛哥重视旅游业发展,将旅游定位为国家经济与对外开放的支柱产业,强化政府主导,先后提出“2020愿景”及2026—2030旅游发展路线图,制定分阶段实施方案。旅游部门、投资促进机构及国家金融投资机构主导战略制定,并与地方政府、机场管理局、铁路公司及私营部门密切协作,推动顶层规划与地方执行的联动。政府设立“旅游项目库”平台,打通早期项目融资渠道,并为大型旅游投资合同提供税收减免、土地和基础设施补贴、进口设备关税优惠等一系列激励措施。
二是提高交通便利性,提升接纳能力。摩洛哥政府将航空运输业视为带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动能,承诺在2025至2030年间投资380亿摩洛哥迪拉姆(约42亿美元),进一步改善服务。摩洛哥政府还同摩洛哥皇家航空公司签署了2023—2027年合作计划,目标是在未来15年内将其机队规模从目前的50架扩大到200架,确保每年可运送旅客超过3200万人次,并连通100多个国际目的地。除了国际航线网络外,摩洛哥皇家航空公司计划在6个城市建立基地,开辟46条航线和173个航班,实现摩境内区域间无缝连接。
此外,摩洛哥计划着力发展空铁联运,进一步提升境内可通达性。同时,制定“卓越款待”计划,承诺投资4亿美元改造2.5万间酒店套房,提升酒店住宿质量。摩洛哥还为2030年举办“世界杯”推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建造新酒店并开发休闲旅游项目,丰富“世界杯”观赛者的旅游选择。据统计,2023年,摩洛哥投资7.8亿美元开发建设酒店项目,2024年再次投资约8亿美元。持续发展的旅游业为摩洛哥创造了约250万个就业岗位。
三是加大市场营销,推动数字转型。摩洛哥不断强化旅游业数字化转型,重视流量数据,实施智能分流管理,运用大数据强化精准营销和目的地承载力管理,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并收集绩效评价数据。今年,摩洛哥推出创新性旅游战略,将“游戏+文化”融合作为旅游新产品进行项目开发,通过打造“主题孵化器”孵化本土初创企业,推出如VR古城探索、基于传说的增强现实互动游戏、文旅数字化沉浸式体验产品等,并配合举办电竞赛事、虚拟现实互动展示和国际交流论坛。
此外,摩洛哥加大在全球市场品牌推广与数字传播力度,与航空公司、在线分销平台和旅行社合作,进行“航线+产品+目的地”一体化推广。
四是拓展多元市场,开拓新客源。除吸引来自欧洲的传统客源外,摩洛哥还通过加密航线、加大签证便利化与加强营销等方式,积极拓展北非及撒哈拉以南非洲、中东、美国与亚洲市场,增量市场份额明显提升。
以中国市场为例,受益于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2016年访华时宣布对中国公民实行免签政策,赴摩洛哥的中国游客人数从当年的2万人次增长至2019年的14.1万人次。近年来,摩洛哥国家旅游局驻北京办事处面向中国市场积极开展营销活动,如去年9月举办旅游推介会,11月举办以“光之王国,摩洛哥向中国揭开面纱”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向中国市场和消费者展示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魅力。该办事处还与不少中国旅游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设计产品,提升摩旅游在华知名度。今年年初,因疫情被迫中断的卡萨布兰卡—北京直航航线复航,中摩空中飞行时间从20多个小时缩短为12个小时,卡萨布兰卡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也设置了中文标识,为中国游客抵达和转机提供便利。这些举措对中国游客赴摩洛哥旅游产生了积极影响。
(作者:温静;单位: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编辑:杨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