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话题#浙江学生放假为什么更愿意去吉林 日前冲上了长三角多个城市的同城热榜,引发众多网友关注和热议。2025年浙江多地首次全面推行秋假,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形成规模庞大的学生旅游潮,吉林凭借独特的冰雪资源优势成为这股旅游潮中的热门目的地之一。这份“向北奔赴”的偏爱,背后不仅是资源差异、政策红利与交通便利的多重推力,更藏着吉林文旅为长三角游客量身定制的冰雪惊喜。
差异资源满足“南方孩子的冰雪想象”
对于冬季难见冰雪的浙江学生而言,吉林的冰雪景观自带独特吸引力,网友“冬天奶酪”在视频评论区留言“好想去吉林啊”。吉林市十里江堤的雾凇景观作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清晨时分玉树琼花满枝桠,随手一拍即是高品质风景照,这种与烟雨江南截然不同的景致,让浙江学生群体倍感震撼。
除了自然奇观,沉浸式民俗体验更戳中年轻群体的打卡需求。在延吉,网红弹幕墙下的朝语标语充满异域风情。中国朝鲜族民俗园里,租一套百元左右的传统服饰,搭配编发头饰,在朝鲜族民居前拍照,瞬间化身“韩剧主角”。长春动植物公园的“雪饼猴”IP更是火出圈,结合《西游记》主题的夜游活动,灯光与雪景交融,打造出“更适合中国宝宝的迪士尼”体验,成为浙江学生必到的网红地标。
潮流玩法的创新同样加分。长春“这有山”文旅综合体以山城古镇为设计原型,潮流店铺与传统茶馆错落分布,半山腰的茶馆里围炉煮茶,窗外就是雪景,这种“室内微度假”场景,完美适配学生群体“怕冷又爱玩”的需求。
政策+高铁,“向北旅行”无门槛
浙江秋假的分散性为学生错峰出游创造了天然优势,杭州9月底、温州11月中旬的错时安排,让学生群体得以避开传统旅游旺季的人潮。而吉林的专属政策红利与沈白高铁的开通,更让这场“向北旅行”变得轻松可行。依托2017年建立的浙吉对口合作机制,吉林已形成稳定的浙江游客优惠体系,2025年9月沈白高铁正式开通后,政策力度与交通便利度实现双重升级。
交通上,从杭州出发直飞长春、在坐高铁约2小时即可抵达长白山,打破了“东北遥远”的固有印象。政策上,白山市对浙江湖州户籍游客实行游船、枫叶谷等景区半价优惠,北大湖滑雪场、万科松花湖度假区等热门雪场推出大学生免费滑雪计划,部分景区更针对高铁乘客额外设立专属福利,形成“高铁直达+多重优惠”的联动效应,显著降低了学生群体的出行成本。
这份对浙江游客的诚意,还通过“千万游客互换行动”“青年旅行家”内容共创等活动持续深化。吉林借助这些载体加大面向长三角特别是浙江客群的互联网营销推广,强化旅游品牌在浙江及长三角区域市场的渗透力,让冰雪魅力通过多元传播途径,精准触达每一位计划出游的浙江学生。
这份吉林冰雪玩法指南,长三角游客请收好
针对长三角游客的偏好,吉林文旅早已备好“冰雪盛宴”。滑雪爱好者不可错过长白山和平滑雪场,作为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这里的雪质细腻如面粉,摔倒都不疼。新手可选择南索道初级道,搭配专业教练快速入门;进阶玩家则能在北索道中高级道体验粉雪飞驰的快感,雪圈道、雪地摩托等项目更是适合好友组队狂欢。玩累了还能去附近的火山温泉,在零下20℃的雪地里泡温泉,体验“冰火两重天”的独特浪漫。
民俗爱好者推荐打卡延吉+吉林市的组合。在延吉,除了民俗园和弹幕墙,还能品尝铁锅炖、朝鲜族冷面等特色美食;到吉林市则可以早起去雾凇岛看日出,傍晚在松花江畔欣赏雾凇夜景。若时间充裕,不妨去查干湖看一场传承千年的冬捕仪式,当渔工们拉网起鱼,成千上万的鲜鱼在冰面跳跃,那种生命的张力令人动容。
长春的潮流玩法同样值得体验。除了“这有山”和动植物园,乘坐《人世间》同款54路有轨电车,在雪景中感受复古文艺气息,再去长影旧址博物馆探秘中国电影发展史,动静结合的旅程充实又有趣。
目前,吉林省文旅部门正通过动态监测客流、优化服务保障,持续提升游客体验,各地纷纷聚焦项目建设打破冰雪经济局限,打造独有旅游产品,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价值双提升,让 “冰雪 +” 带来更多价值获得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