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腹地的华亭市,1201.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40万亩原始森林郁郁葱葱,38万亩天然草场绿波荡漾,生态禀赋得天独厚。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莲花台、4A级景区米家沟、3A级景区莲花湖与双凤山景区各具风韵、景致独特,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十四五”以来,华亭市紧抓时代机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文旅融合为主线,大力实施产业提升工程,推动重点景区智慧化升级与服务体系优化,文旅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坐落于华亭市莲花台脚下的玄凤山景区,凭借秀美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声名远扬。“十四五”期间,景区聚焦游客体验核心,率先启动并完成一系列升级改造项目,成为全市文旅品质提升的示范标杆。
玄凤山景区全面引入智慧导览系统,游客通过智能终端即可实现景点定位、语音讲解与路线规划,让自然与人文景观真正“活”了起来。景区科学布局多个便民功能区,设置特产展销区、标准化母婴室与紧急医疗点,全面筑牢旅游安全防线。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景区配备低位服务设施与轮椅服务,完成多座厕所的适老化、适幼化及残疾人适配改造,以细致入微的设计彰显城市温度与人文关怀。
华亭市关山旅游经济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刘涛:“近年来,关山莲花台景区立足景区资源禀赋与发展现状,着眼当前旅游市场发展趋势,紧紧围绕建设‘陇东旅游康养福地’目标定位,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景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按照‘完善、配套、提升’的发展思路,先后实施了玄凤山景区水毁道路维修项目,莲花台景区安全隐患治理项目,莲花台景区服务设施提升项目,莲花台景区基础设施灾后重建项目及莲花台景区零星维修维护工程项目。2025年,聚焦关山莲花台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一目标,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办法,不断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优化景区环境,投资8600万元的牛舌堡至四道坪14.2公里三级路目前已建成通车;组织实施了概算投资7208万元的关山莲花台景前区基础设施配套改造提升项目,目前,景前区管网铺设、生态停车场改造、景区大门彩绘、游客中心维修改造等项目均已建设完成,标识系统、智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电力通讯系统均进行提档升级。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补齐莲花台景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优化景区旅游环境,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奠定坚实基础。”
华亭市米家沟的“非”字形独特地貌令人称奇,主沟蜿蜒如龙,延伸出无数幽深支谷,溪流串联起瀑布飞泉,群山环抱间松涛与泉声相映成趣。这里荟萃十三处大型景观与三十余处特色景点,处处彰显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五年来,米家沟景区同样实现华丽转身。2024年5月,智慧化游客中心正式启用,内设免费读书区、文创展示区,配备轮椅、雨伞等便民设施,成为游客旅途中的温馨驿站。景区还精心打造了承载明代文学家赵时春记忆的时春广场、错落有致的砚台流韵、红色打卡墙、隐于山林的古朴茶社、特色窑洞等多元景点,丰富了游览体验。
依托独特的山地气候与生态环境,米家沟景区今年重点打造“云上花海”项目,构建起集军事拓展、生态观光、亲子游乐、休闲露营于一体的沉浸式田园文旅综合体。项目建成50亩玫瑰花海、户外拓展营地、真人CS基地、儿童乐园等业态,形成“国防教育+自然美学+亲子成长”的多元体验场景,成为华亭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
华亭市米家沟景区总经理 刘彦成:“‘十四五’的五年,我们以打造‘山水米家沟•生态会客厅’为目标,紧扣‘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实施了米家沟景区巩固提升项目,涵盖景前区改造提升、休闲观光花海、基础设施维修、景区绿化靓化等内容,对景区基础设施全面焕新升级。同时,按照‘吃生态饭,打文化牌’理念,深入挖掘赵时春等名人轶事文化资源,策划开展了实景演艺、乐团演出、书画写生、民俗体验、剧场娱乐等一系列‘马流’活动。成为周边市民周末休闲、短期旅游的打卡新地标。景区自2024年5月1日开园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营收120万余元,同年11月,景区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被正式命名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截至目前,蔺莲路全线贯通、莲花台景区补短板、米家沟景区扩容提质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近年来,华亭市游客接待量突破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8亿元,建成朱家坡、大南峪、裕光村、小渔村等10个乡村旅游综合体,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华亭的山水魅力愈发璀璨夺目。
“十四五”期间,华亭市以玄凤山、米家沟等重点景区为示范,持续推进文旅基础设施完善、业态创新与服务提升,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华亭市将继续深挖文化内涵,强化科技支撑,优化服务供给,全力将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撑,让‘诗画关山.魅力华亭’的品牌更加响亮。(马丽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