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11月13日电(牙举成)立冬时节,广西北海市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在退潮后展露出别样生机。海水缓缓褪去,郁郁葱葱的红树林下,滩涂逐渐显露。颜色鲜红的招潮蟹在泥滩上缓慢踱步,而与泥色相近的弹涂鱼也纷纷探出头来,在海滩上跳跃、“爬树”,为这片静谧的湿地注入了灵动。

这是北海市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一角。牙举成 摄
弹涂鱼可谓滩涂上的“全能选手”。它们水陆两栖,既会钻洞、游泳,又能在地面跳跃,甚至擅长爬树,因此也得了一个活泼的别名——“跳跳鱼”。

这是弹涂鱼。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供图
弹涂鱼被视为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剂”。这片能在海水中茁壮生长的“海上森林”,正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拥有3000多亩茂密的红树林,是我国南方少有的海洋生物多样性热点、滨海国家湿地公园与科普教育基地。
近年来,北海通过“退塘还林、滩涂补种、防治外来物种”等一系列措施,持续推进红树林的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2023年,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湿地成功晋升为国际重要湿地,标志着广西在红树林长效保护方面取得了扎实成效。
“自治区层面出台了专门的红树林保护条例,并将红树林资源保护纳入林长制、湾长制及设区市绩效考评体系。周边村屯也制定了相应的村规民约,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同守护的良好氛围。”北海海滨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主任郭国说。
北海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在强化红树林资源保护的同时,适度开发生态旅游与科普教育功能,实现生态价值的良性转化。
广西创新构建了“空天地”一体化红树林监管体系,建成智慧化的红树林监测管理平台,对全区1.06万公顷红树林实施全覆盖、网格化监管,重点区域实现实时可视化。在执法支撑方面,广西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开展红树林生态价值评估研究,结合区域生产总值与红树林分布密度,制定了本地区的红树林树木价值计算标准,为生态损害追赔提供了科学、可操作的依据。

北海市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风光。牙举成 摄
生态改善也催生了惠民新业态。北海村民王婶将自家老宅改造成“红树林民宿”,旅游旺季时常“一房难求”。由返乡青年发起的“滩涂寻宝”生态研学项目,已带动当地20多人实现就业。“这片‘海上森林’,如今成了老百姓的‘绿色银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留在村里发展了。”北海市银海区银滩镇下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林怡有感慨道。

游客在北海市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观光。牙举成 摄
红树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富集、生态服务价值极高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防风消浪、净化海水、固碳储碳等重要功能。“真正的保护,更高层次在于可持续发展。我们正在推进‘红树林生态农场’项目,探索红树林保护与社区发展相融合的新路径,带动地方生态经济协同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草地监理中心一级主任科员刘震说。
从弹涂鱼欢跃的滩涂,到百姓致富的“绿色银行”,广西北海的金海湾红树林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随着保护体系的持续完善与生态价值的深度转化,这片扎根于海水之间的绿意,将继续书写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交织的动人篇章,让“跳跳鱼”与“海上森林”的故事,永远生机盎然。
来源:新华网
作者:牙举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