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驶出兰州城,仿佛只是转了一个弯,天地便豁然开朗,换了一副容颜。方才还在车窗外交错的楼影、喧嚣的市声,倏忽间便退得远了,眼前展开的,是一轴无尽的金色长卷。
路旁的树木,像是赶赴一场盛大的集会,都披上了最华美的秋装。那颜色,不是怯生生的浅黄,也不是沉郁的郁黄,而是一种明澈的、流光溢彩的金黄,泼辣辣地,从眼前一直渲染到天边的山峦。
一入大墩峡的峡谷,气息便陡然不同了。两旁是刀劈斧削般的悬崖,带着一种亘古的、沉默的威严,森然矗立。然而,就在这铁青色的、近乎冷酷的巨岩缝隙间,生命却以最绚烂的姿态宣告着自己的存在。一株株、一丛丛的树木,将根系深扎于贫瘠的岩土,却把一树树的黄金叶举向天空,像是这沉默巨人项间一串串华美的璎珞。

一条木制的栈道,依着山势,曲折着向幽深处延伸。道旁总伴着一道溪流,那水声是泠泠淙淙的,清越得像一段永无终了的古琴曲,在这空谷里,显得格外动听。
每个周末,我们可以选择躺在家里,让手机里的光影滑过眼前;也可以像现在这样,走进这大自然,让身心都浸染在这真实的色彩里。
萍姐的目光掠过斑斓的山色,带着一种满足的安宁,“这一周,我们在大墩峡徒步赏秋;再过半月,便去光雾山看红叶。每个周末,总要寻个附近的山林走一走。”她顿了顿,笑意在眼角漾开,“这样安排,日子既不显得匆忙劳累,也让自己一张一弛,把生活过得丰富些,透口气。”
她的话,引出了一番关于生活方式的思量。是啊,在我们的见闻里,常听退休朋友感叹:“以为退休后便得了大自在,有了大把的时间可以纵情山水。然而现实往往‘啪啪打脸’。固定的收入减去了大半,出门在外的吃、住、行、游,哪一样都离不开开销。若是开车自驾,高速费、油费、住宿、门票,林林总总,一天下来,数百元便如流水般逝去。那点退休金,恐怕只够支撑短途的旅行。若想长久地行走在路上,便不免要动用养老的积蓄,这脚步,便不由得沉重踌躇起来。”
相较之下,我们这些尚在岗位上的人,能于繁忙的罅隙里,偷得这浮生半日闲,在每个周末行走于山水之间,倒显得有几分奢侈了。
不过,萍姐又说:“我身边也有一群这样的朋友,他们以另一种智慧,践行着‘在路上’的理想。他们购置或改装了车辆,夜晚便宿在车上。寻一个山清水秀的露营基地停下,住宿的费用,便这样省下了。或许有人会觉得这般过于清苦,睡不踏实,然而,在许多这样的营地,清晨是被鸟鸣唤醒的,推开车门,满眼是迷离的晨雾,满口是清甜的空气,那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舒适与惬意,是星级酒店也给不了的。”
我忽然想起我在网上关注的那些旅行博主,许多自驾的车主都备有炉具,除了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早餐与晚餐大可以自己动手,如此一来,又省下了一笔开销。细细算来,最大的花费便只剩油钱、高速费与门票了。而许多绝美的风景,恰恰藏匿在那些不收费的县道、山径之间。慢慢地开着车,看那不一样的村落,不一样的土地,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当然,隔三差五,住一次酒店,好好洗个澡,给设备充充电,也是必要的,总不能太委屈了自己。
聊着聊着,萍姐眼神里闪着光,那是一种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了解与向往。
“自然,谁也不可能一年到头都在外头,”她补充道,“天寒地冻或是酷暑难当时,便安心在家。避开旅游的高峰,估摸着,一年里总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家的,这样也能省下不少。或许有人会说,‘穷家富路’,出门在外不该委屈自己。这话自然有理,但这终究是看个人的理念。就像我身边也有些朋友,压根不爱出门,只喜欢守着家,那也是极好的。生活方式嘛,终究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谈笑间,我们已攀上了最高处的禹王观河台。两个人都有些气喘,便寻了处平坦的地方,背靠着一棵虬枝盘曲的老松树,坐了下来。此时的阳光,是最好的。它不再像午时那般炽烈,而是变得温煦、醇厚,像一汪暖流,缓缓地注入四肢百骸,将攀登的疲惫一点点融化。极目远眺,群山皆在脚下,那五彩的丛林,此刻更像一片波澜壮阔的海洋,从脚下一直蔓延到天际。所有的色彩都在夕阳的余晖里燃烧着,辉煌而宁静。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我们默然享受着这一刻的时光静好,只觉得一路所有的攀爬、所有的劳累,在此时,都值得了。
下山的路,景致又随着脚步变换。那条溪流依然琤琤琮琮地陪伴在左右。行至山腰,便到了那名曰“神仙湖”的地方。这里的风物,与山间的喧腾截然不同。湖面平展如一块巨大的墨玉,偶尔一丝微风掠过,才激起些许涟漪,一圈一圈,慢悠悠地荡开去,终归于无。

风过处,几片黄叶从岸边的树上悄然脱离,打着旋儿,轻轻地落在湖面上,像几只小小的、金色的舟,静静地飘荡。我注视着那深邃的、近乎墨绿的湖面,久久地出神。或许,我们的生活也正如这面湖水,大多时候看似平静无波,但总有些大大小小的事,或如清风,或如骤雨,会在生命的深处,激起朵朵或喜或忧的涟漪。
此时,夕阳已将最后的、最浓郁的金光,毫无保留地倾泻下来。整座大墩峡,都被笼罩在这片灿烂的、暖融融的光辉里,每一片叶子都像被点燃了一般,发出夺目的、令人心醉的光彩。我们踏着这金色的光晕,缓缓向山外走去。
此番大墩峡之行,像是一次短暂的出离,更是一面映照生活的镜子。它让我们看到,在琐碎的日常之外,生命还可以有如此斑斓的色彩与沉静的韵律。那山石的嶙峋,溪流的活泼,落叶的静美,无不在诉说着自然的本真与生命的丰饶。
而我们关于生活方式的闲聊,则透露出一种现实的智慧与选择的自由。无论是周末的抽闲,还是退休后的规划,抑或是那种“车上为家”的浪游,其核心,无外乎是在有限的条件里,为心灵寻得一片自由的旷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