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山坐落于汉丰湖北岸
海拔600余米
这座山体的命名
源于其“山形如盛字”的独特轮廓
每天了解一个重庆地名
今天,小布丁邀你一起来聊聊
开州盛山
盛山。图源:重庆民政
盛山本是自然山体之名
山形如盛字
是得名的核心缘由
不过最早的史料记载中
它并非以山名而是以政区名出现
《隋书・地理志》记载:
“盛山梁曰汉丰,西魏改为永宁,
开皇末,曰盛山”
《通典》载
“盛山汉朐䏰县地,蜀先主置汉丰县”
《元丰九域志》也提到
“开州,盛山郡,军事”
这些文献都印证了
盛山曾长期作为郡县政区名存在
作为自然实体的山名
盛山在唐代已广为流传
唐代文人韦处厚被贬任开州刺史
在开州任职三载期间
常游吟于盛山之上
留下诸多诗作
韩愈还特意为其诗作作序
即为《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
此后历代文献对盛山多有记载
《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方舆胜览》等
均提及盛山的位置与山上景致
《大明一统志》更是明确其
“在开县北三里,突兀高耸,为县主山”
到了清代
历代方志对盛山的记载一脉相承
又因山体顶部轮廓似凤凰凌飞
盛山又有了“凤凰山”的别称
盛山植物园。图源:开州文旅
谈及盛山
绕不开“盛山十二景”的佳话
这一切要从韦处厚的贬谪经历说起
公元818年
韦处厚被贬谪至开州任刺史
时任侍御史的温造也被贬至开州做司马
韦、温两人到开州后
发现开州虽然地处偏僻
却如《隋书·经籍志》所记载
是“水陆所辏,货殖所萃”之地
闲暇时
韦处厚、温造二人常结伴同游
坐落于开州城北侧的盛山
盛山因草木葱茏
又能登高望远
让两人时常流连忘返
韦处厚也因此写下了
总计十二首的《盛山十二景诗》
盛山植物园。图源:开州文旅
三年后
韦、温奉诏返京时
元稹、白居易、张籍、严武等诗坛名流
纷纷写诗唱和《盛山十二景诗》
应和者达数十人之多
遂联成大卷
并由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作序
一时间,整个京城“家有之焉”
开州之名遂著于世
盛山也随之声名远播
以至于到了清朝
奉节举人曹贵珍都对此感叹:
“千秋鸟迹山形在,一代诗人纸价高。”
盛山。图源:周生读书
盛山十二景中的
宿云亭、隐月岫、流杯池、琵琶台、
盘石磴、葫芦泽、绣衣石、瓶泉井、
桃坞、茶岭、竹岩等十一景
都在盛山之上
只有梅溪蜿蜒流淌于山脚
时至今日
只有宿云亭、琵琶台和竹岩三景可见了
《盛山十二景诗》于开州
不仅让开州和盛山声名远播
更重要的是自此之后
开州文风盛行,人才辈出
至清代遂成为远近闻名的举子之乡
如今,除原有的盛山公园外
这里还建起了盛山植物园
人们可以饱览自然风光、人文景观
沉浸于浓郁的乡村民俗风情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盛山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游览胜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