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鲁南,远远便望见一抹黛色横亘天际,如泼墨长卷铺展在齐鲁大地的西南隅。那便是蒙山了——古人称其“东蒙”,与泰山遥遥相对,同为齐鲁山水的精神图腾。它没有泰山“五岳独尊”的赫赫声名,却以“七十二峰连天际,五千余载蕴文心”的从容,成为流淌在山东人血脉里的青绿底色。
初见蒙山,是在初秋的晨雾中。车至山脚下,弃车徒步,青石板路在林间蜿蜒延伸,带着湿润的苔藓气息。雾霭如轻纱漫舞,缠绕在半山腰,将错落的峰峦晕染成水墨写意。偶有山风穿林而过,雾霭便缓缓流动,露出峰尖的苍翠与岩石的赭红,转瞬又归于朦胧,让人想起“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诗句,却更添几分北方山水的雄浑与沉静。
拾级而上,脚下的石板被岁月磨得温润,每一道纹路都藏着故事。相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的东山,便是此山。两千多年前,圣人携弟子登临此处,极目远眺,齐鲁大地尽收眼底,于是有了“仁者乐山”的感叹。如今,山间仍留有“孔子小鲁处”的遗迹,一块巨石突兀而立,石上苔痕斑驳,仿佛还印刻着圣人当年的足迹。站在石上,雾霭渐散,远方田畴如绣,村落点点,方能体会到“小鲁”的胸襟——不是俯瞰的傲气,而是对这片土地深沉的凝望与眷恋。
蒙山的风骨,藏在它的山石草木间。不同于南方山水的秀雅玲珑,蒙山的峰峦多由花岗岩构成,壁立千仞,棱角分明,如壮士披甲,凛然不可侵犯。“龟蒙顶”作为蒙山主峰,海拔一千一百五十六米,形似巨龟卧伏,昂首问天。登顶之路最为陡峭,石阶近乎垂直,攀援时需手足并用,汗水顺着额头滑落,滴在石板上,瞬间被干燥的空气吸收。行至半途,忽闻松涛阵阵,抬头望去,崖壁上的油松斜逸而出,扎根在石缝之中,枝干遒劲如铁,松针苍翠如墨。导游说,这些松树少则数十年,多则上百年,历经风雨侵蚀,却始终坚守着脚下的岩石,那份坚韧,恰如齐鲁儿女“刚健有为”的品格。
山间多泉,或隐于幽谷,或流于石涧,叮咚作响,清冽甘甜。“水帘洞”便是蒙山泉水的精华所在,洞口瀑布飞泻而下,如帘幕垂挂,水雾氤氲。泉水撞击岩石,溅起细碎的水花,阳光透过水雾,折射出斑斓的彩虹。俯身掬一捧泉水,凉意直透心脾,带着草木的清香与山石的矿物质气息。当地人说,蒙山泉水富含微量元素,饮之可清神醒脑。传说战国时期,庄子曾游蒙山,饮此泉水后顿悟大道,留下“泉清可鉴心,山静能悟道”的佳话。如今,溪边仍有石桌石凳,时有游人在此小憩,听泉声潺潺,观山景幽幽,尘世间的喧嚣与浮躁,仿佛都被这清泉涤荡而去。
蒙山的温柔,藏在它的林海与村落里。山腰间,万亩林海郁郁葱葱,松、柏、栎、槐等各类树木交织成一片绿色的海洋。秋季来临,枫叶变红,黄栌染紫,松柏常青,五彩斑斓的林海如打翻了调色盘,层林尽染,蔚为壮观。穿行林间,脚下是厚厚的落叶,踩上去沙沙作响,偶有松鼠蹿过,惊起几只山雀,叽叽喳喳地飞向远方。林海深处,散落着几座古朴的村落,石墙黛瓦,依山而建,与自然融为一体。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房前屋后种着山楂、核桃,墙角的牵牛花顺着石墙攀爬,开得热烈而自在。遇见一位老者,坐在门前的老槐树下编竹篮,手指粗糙却灵活,竹条在他手中翻飞,转眼便成了雏形。老者说,祖辈们世代居住在山里,靠采药、种果为生,蒙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也是精神寄托。言语间,满是对这片土地的敬畏与热爱。
蒙山的文脉,更藏在它的传说与古迹中。山间古迹遍布,从战国时期的长城遗址,到隋唐时期的寺庙石窟,再到明清时期的碑刻题咏,每一处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万寿宫”始建于北宋,依山而建,殿宇恢弘,香火鼎盛。宫内古柏参天,碑碣林立,其中一块石碑上刻着苏东坡的题诗:“不惊渤海桑田变,来看龟蒙漏泽春。”相传苏东坡任密州知州时,曾游历蒙山,被其美景与灵气打动,挥毫写下此句,如今读来,仍能感受到文人墨客与蒙山的深情共鸣。此外,鬼谷子隐居的“鬼谷洞”、唐玄宗册封的“蒙山神祠”、李白饮酒赋诗的“醉仙台”,都为蒙山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这些传说与古迹,如珍珠般串联起蒙山的千年岁月,让这座山不仅有自然的灵秀,更有历史的厚重。
行至傍晚,夕阳西下,余晖为蒙山镀上一层金边。峰峦、林海、村落都被染上温暖的色调,空气中弥漫着松针与野果的清香。下山途中,回望蒙山,它依旧横亘在天际,沉稳而庄严。此刻方才明白,蒙山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雄奇险峻,更在于它的包容与厚重。它既有北方山水的刚健,又有南方山水的灵秀;既承载着千年文脉,又滋养着世代生灵。它如一位沉默的智者,见证着齐鲁大地的沧桑变迁,也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与祥和。
离开蒙山数日,那抹青绿仍萦绕在心头。它不仅是一座山,更是齐鲁文化的精神象征,是山东人品格的生动写照 —— 如山石般坚韧,如泉水般清澈,如林海般包容,如文脉般绵长。在风华齐鲁的画卷中,蒙山如一根青绿的脊梁,支撑起这片土地的风骨与温情,也让每一个踏足此地的人,都能在山水之间,读懂齐鲁大地的深沉与厚重,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而这份青绿记忆,终将沉淀在心底,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滋养,指引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如蒙山般从容、坚韧、向阳而生。
壹点号高冷咖啡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