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2025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上,镇江参赛商品从全国近3万件参赛商品中脱颖而出,斩获“一金一银一铜”的历史最好成绩。从2023年开始,镇江已连续三年在这一国家级赛事中获得佳绩,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两年获得大满贯奖项的地级市。这份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镇江对旅游商品创新发展路径的持续引导与精心培育。
文化创意赋能品牌建设
镇江旅游商品的成功,离不开对深厚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创造性转化。
拥有80多年历史的“鼎大祥”,没有守着“中华老字号”的名头停滞不前,而是守正创新,不仅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一边继承红帮裁缝传统的推、归、拔、烫等工艺,一边引进国内外一流的专业缝制设备、电脑立体整烫设备和服装CAD设计系统,还通过改良传统旗袍,加入现代元素,惊艳亮相2024年“中华老字号博览会”,与全国300多家老字号企业齐聚南京,一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醋业作为镇江的另一张名片,也通过不断创新实现年轻化转型。
从2023年的金奖“每日花醋”到2025年的银奖“女人的花醋饮”,镇江始终在探索传统醋文化与现代消费趋势的结合点。在2025年上海国际MCN大会上,镇江打造的健康口服醋、葛根养生茶、锅盖面等特色康养旅游产品,充分展现了镇江“醋养肝、面养胃、水养心、山养肺”的康养特色,收获好评连连。
2025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作品“女人的花醋饮”。图片来源/交汇点新闻
今年5月,在镇江市消协、镇江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旅局、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的2025年“名城福地镇江好礼”推荐活动上,芙蓉石花鸟纹盖瓶冰箱贴、吉祥纹尊茶礼、大宋颠球侠谷美挂件冰箱贴等文创产品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赛事引流拓展新兴业态
除了文化赋能,“体育+旅游”“工业+旅游”模式、街区市集等创新业态,也为旅游商品的发展开辟了新空间。
今年6月以来,“苏超”火爆,镇江文旅敏锐捕捉到“苏超”与文旅融合的发展契机,推出一系列赛事主题活动,如在赛场外设立文旅体验区,展示销售丹阳眼镜、锅盖面等特色商品;开设“第二观赛点”,将商圈、景区与赛事联动,推出"苏超"主题文创。
图片来源/我苏网
体育赛事不仅为镇江的文创增加了新的卖点,也为景区带来巨大的客流量。据数据显示,今年7-8 月,茅山景区游客量同比激增64.28%,其中近三成是拿着“苏超”球票来的外地球迷。“这两个月,‘苏超’主题的文创卖得特别好!尤其是客队球迷,几乎每人都会带一个走。”镇江南京设计廊金山店店员姚丽丹表示。
今年国庆,恒顺味道官酱园正式开放,成为镇江“工业+旅游”的新地标。园内有各类酱醋产品近50种,光酱油的品类就超过20种。试运行当天,恒顺味道官酱园店累计实现销售额近4万元。
除了结合当下热点,镇江还通过搭建特色街区市集为旅游商品提供展示销售的平台。今年8月,京畿解压集在伯先路、京畿路一带“开集”,非遗手作、网红餐车、精美文创等约40个摊位点亮了市民的周末。糖人摊的摊主徐勇强表示:“尤其今天开始有这个集市,整条街都更热闹了、人更多了,对我们的产品展示和经营销售有不少帮助。”
政企协同助推产业发展
镇江旅游商品产业的蓬勃发展,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的协同推进密不可分。
为推动镇江文旅产业进一步发展,区域联动不可或缺。2025年6月,镇江市文广旅局携手上海普陀、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泰州“七市一区”文广旅局,共同启动“MCN赋能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合作项目,通过联合举办品牌发布会、体育赛事、文旅体验活动等形式,跨域合作探索文旅商体展融合新场景、新业态。
在镇江市政府的努力下,老街更新也成为旅游商品展示的重要窗口。镇江京口区自去年起着力推进街区文商旅融合,既挖掘每条巷子的独特基因,也引入潮流业态。这样的更新改造不仅为综合体带来旺盛客流,也为街区小店及各类旅游商品销售提供更大舞台。数据显示,长假期间“苏宁广场+甘露商城+商业城片区”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
苏宁商圈。图片来源/紫牛新闻
镇江文旅企业近年来在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上取得的骄人成绩,更离不开镇江市文旅促进会的精心培育,今年,镇江市文旅促进会也荣获大赛组委会颁发的“突出贡献单位奖”。未来,促进会将助力镇江市文广旅局搭建产业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旅游商品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对获奖作品进行持续跟踪宣传,推动优秀作品的批量生产和市场推广,促进其从创意作品到畅销商品的转化。
镇江旅游商品的创新发展只是开始,这些融合了镇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商品,将成为这座城市新的文化使者,销往四面八方,向每一位购买者讲述镇江故事。
文/吴铭菲
资料来源:交汇点新闻 江苏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现代快报 镇江日报 中国消费者报 镇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我苏网 金山网 新华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