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脉中段北麓,占地596.39平方公里的新疆昆仑山景区如一幅壮丽画卷徐徐展开,集昆仑圣境、雪山冰川、高山草场、五彩泉等自然奇观于一体,融昆仑文化、中华玉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等人文底蕴于一身。在这片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土地上,国家税务总局和田地区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以专业化、高效化的税费服务,为区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税动力”。
精准施策,构建健康发展新格局
2024年,位于新疆策勒县的昆仑山景区成功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全年接待游客量突破80.2万人次,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在景区建设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2025年计划实施26个基础设施项目,涵盖游览设施、旅游安全、环境卫生、资源保护等八大领域,预计总投资达6.6亿元,为景区提质升级提供坚实保障。
面对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形势,税务部门创新服务机制,构建“规模+业态”双维度合规管理模型,将景区市场主体精准划分为民宿餐饮、旅游服务、文创零售三类,实施“一户一策”差异化精细管理。依托税收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涉税风险点,及时推送预警信息,有效防范涉税违规行为。
“税务部门为我们开展全面‘税务体检’,让财务管理隐患无处遁形,企业运行也更加健康高效。”新疆昆仑山文化旅游投资运营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负责人排日迪古丽·阿巴拜科日表示。
针对部分纳税人对政策理解不深、系统操作不熟导致申报差错较多的问题,税务部门为企业发放新电子税务局操作指南100余册,围绕政策解读、系统操作、申报流程及风险防控等内容开展分类分级培训5场。通过“数据预警+精准辅导”双轮驱动,景区纳税人涉税申报准确率已提升至93%,税费管理质效实现新突破。
智慧赋能,打造税收治理新样板
凭借“万山之祖”的千古美誉,昆仑山景区持续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光度假。近年来,景区围绕美食、演艺与昆仑文化深度融合的发展思路,打造了骑马体验、民间艺人表演等特色旅游项目,2024年成功获评“新疆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示范景区”,区域影响力显著提升。
税务部门积极构建“智慧税务”监管体系,依托电子税务局向景区商户实时推送申报提醒与风险提示,创新设计景区税务健康指数,从申报及时性、数据准确性和政策执行度等维度开展综合评价。截至目前,累计推送各类提示信息300余条,协助商户完成问题整改13项。
“电子税务局的智能提醒功能,帮助我们及时规避了涉税风险。合规经营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根本和基石。”归址野奢度假民宿负责人朱伟表示。
针对部分商户在发票开具环节存在的合规意识不强、操作不规范等问题,税务部门组织“问需求、解难题、优服务”团队深入景区,梳理适用政策清单,围绕税费优惠、发票开具与申报流程开展专项辅导。通过设立“流动办税服务直通车”现场答疑,建立服务群组,开展点对点视频辅导,有效提升商户规范开票和准确申报能力。统计显示,通过线上线下协同服务,已累计解决景区涉税问题28个,发票开具规范性显著增强。
多元共治,谱写协调发展新篇章
景区已构建“探昆仑、游草原、寻古迹、忆红色、品民俗”主题旅游产品体系,正加快打造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为支持景区健康发展,税务部门积极推动跨部门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掌握景区及周边经营主体登记与经营动态,共同营造规范有序的税收环境。积极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开展走访活动,解决企业涉税疑难问题16个,有效规范了景区市场秩序。
针对“昆仑天路”自驾游、特色民宿集群等新兴业态,税务部门提前介入,提供全周期合规指导,确保从源头上防范涉税风险。据统计,今年1-10月,景区新办税务登记的20家市场主体全部实现“开办即规范、运营即合规”。在税收政策的精准引导与服务保障下,景区不仅吸引了新商户与新项目入驻,逐步形成集餐饮、住宿、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多元业态格局,也带动了周边蒙古包、露营、烧烤等配套产业繁荣发展。
昆仑山景区经理陈昆伦介绍:“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景区累计接待国内游客6.53万人次,同比增长39.88%;实现旅游收入3426.82万元,同比增长51.61%,游客规模与消费能力同步提升。成功获评5A级景区后,预计将引入20余种新业态,直接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带动招商新增产业30多项,间接促进就业约3万人,形成良好的经济社会辐射效应。”
下一步,和田地区税务局将紧扣文旅经济发展大局,持续深化税收职能作用,以更智能的服务方式、更精准的政策辅导、更高效的征管模式,强化企业合规经营引导,筑牢文旅产业长远发展的法治基石,为和田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税务力量。(陈春梅 古丽米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