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城市也有属于自己的味道,那么临安的秋天,一定是被银杏腌入味的。
这种腌制从千年之前就开始了——天目山的古银杏在风中撒下第一把金黄的香料,而后整座城市便慢慢浸润在这抹金黄里,经年累月,终于彻底入味。
满城尽带黄金甲
兜售秋天,预售冬日。
从杭徽高速驶入临安,第一眼迎接你的便是道路两侧连绵不绝的银杏。
这还只是开始——当你进入城区,会发现几乎每条主干道都被银杏占领。
钱王街、衣锦街、石镜街......这些临安人日常经过的街道,在秋天都变成了金色的长廊。
最迷人的要数苕溪两岸,这里的银杏与水景相映成趣,成了市民散步必去的"网红打卡地"。
清晨,锻炼的老人在这里打着太极;
傍晚,情侣们手牵手在落叶上漫步;
周末,孩子们在这里捡拾最美的叶子做书签。
就连最寻常的巷弄里,也总有几株银杏从民居的院落里探出头来。
01
镇镇有银杏,村村见金黄
如果说城区的银杏是规整的园林艺术,那么乡镇的银杏就是恣意的自然馈赠。
太湖源镇的指南村,有300多株千年古树,其中数量较多的就包含了银杏、红枫,将这个高山村落装点得如诗如画。
村里的老人说,这些树陪着他们走过了一生,"春天看它发芽,夏天在树下乘凉,秋天捡白果,冬天看枝桠,一年四季都有盼头。"
@小红书冲鸭旅行
清凉峰镇的白果村,仅听名字就知道与银杏的渊源。
村口那棵千年银杏,要三四个人才能合抱。
於潜镇的后渚村石狮巷,一株840余年的古银杏独木成林,树冠如盖。
金黄的银杏构成这个秋天最动人的色彩。
@周琦 摄
还有板桥镇、天目山镇、龙岗镇......几乎临安的每个镇都能找到这样的古银杏。
@帅学舟 摄
它们或矗立在村口,或守护在祠堂前,或依偎在民居旁,与当地人的生活紧密相连。
02
天目山:入味之源
若要追溯临安这座城的"腌料"源头,必是要到天目山的。
@黄金谦 摄
那里有着被誉为"五世同堂"的古银杏,树龄12000年,是临安银杏的始祖。
@盛利民 摄
这棵古银杏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基部萌发出了22枝小植枝,形成了"五代同堂"的奇观。
@盛利民 摄
这何尝不像临安城与银杏的关系——古老的树木不断孕育新的生命,将银杏的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最终渗透进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有学者说,天目山是野生银杏最后的避难所。
而临安人说,这里是整座城市被银杏腌制的起点。
03
深巷烟火银杏香
若说街头银杏是视觉的盛宴,那深巷里的烟火气便是嗅觉与味觉的享受。
临安人是懂银杏的——不仅赏其形,更要食其味。
这个季节,走进临安的菜场,总能找到新鲜白果的身影。
白果炖鸡、白果炒虾仁、白果粥...
临安人的秋日食谱里,总少不了一味白果。
那特有的微苦回甘,恰如生活的滋味。
就连空气中,也时常飘着白果的特殊香气——说不上多么馥郁,却足够独特。
让人一闻便知:这大概就是秋天的临安了。
04
银杏网络:
一张覆盖全临安的金色地图
如果你仔细研究临安的银杏分布,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银杏树仿佛组成了一张精密的网络,覆盖了整座城市。
摄@唐治华
以天目山为起点,银杏沿着公路、溪流、山脉向外扩散,最终形成了今天这样镇镇有银杏,村村见金黄的盛景。
在临安,你很难找到一个完全看不到银杏的角落。
银杏就像一条金色的丝线,将城市与乡村紧密地串联在一起。
从城区的街道到乡村的田野,从著名的天目山到不知名的小村落,银杏无处不在。
这种无处不在,造就了临安独特的秋日景观——无论你走到哪里,总有一树金黄在等你。
太湖源镇的指南村,农家乐老板在这个季节总是忙得不亦乐乎。"客人来了就不想走,说要在这里住到银杏落光为止。"
这种对银杏的共同热爱,让城乡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城里人会特意开车去乡下寻找最美的古银杏,而村民们也会在周末进城,"看看街上的银杏树,再买卖点白果回来。"
05
尾声:入味入心
临安,这座被银杏腌入味的城市,它的入味不仅是满城金黄的模样,更是街头巷尾飘着的白果香气,是菜肴里那一抹独特的微苦,是临安人谈起银杏时眼里的光。
这种腌制,用了千年时光,从山野到城市,从餐桌到生活,最终抵达每个人的心里。
所以,如果你在秋天来临安,不妨放慢脚步,好好感受这座城的"入味"之处——看一片叶子如何飘落,品一颗白果如何回甘,感受临安人如何与银杏相守相伴。
你会发现,原来一座城,
真的可以因为一棵树,
变得如此韵味悠长。
而这样被银杏滋养的生活,
在临安的每一个城镇、每一个村落,
都在静静上演。
今日话题
本文源自临安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
|推荐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