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以德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周成玉、德州爱尔眼科医院院长王宗刚、祖国书画院副院长齐延庆、德州市文化产业促进会会长姜宝兴等为代表的德州市文化、医疗、艺术及公益领域人士采风团走进古贝春,开启了一场以“古贝春酒文化寻脉探秘”为主题的深度文化之旅。
此次活动由古贝春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洪昌,集团党委副书记顾金栋,武城县书协主席郭保军陪同,旨在通过实地探访与沉浸式体验,深入挖掘古贝春酒背后深厚的运河文化底蕴,展现其代代传承的匠心精神与时代担当。
上午9时30分,采风团首站抵达武城运河畔。驻足于古朴厚重的武城老大桥边,远眺碧波荡漾的运河水,近观两岸斑驳的石栏与苍劲的老树,众人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那段“买好酒,贝州走,大船开到城门口”的悠远历史。大运河不仅滋养了两岸百姓,也孕育出独特的酿酒文明,成为武城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
10时许,采风团走进位于老城镇的古贝春老厂旧址。斑驳的厂房、静默的甑锅、幽深的古窖池,无不诉说着半个世纪前那段艰苦创业的峥嵘岁月。在讲解员的讲述中,大家了解到1974年酒厂濒临倒闭之际,原厂长张子文力挽狂澜,远赴惠民请回酿酒大师马绍星,带领老一辈酿酒人重燃薪火、绝境重生的动人故事。
采风团成员们在酿酒车间前久久驻足,看着布满岁月痕迹的酿酒器具和老窖池,仿佛能听见甑锅蒸粮的轰鸣声与酒香弥漫的呼吸声。
实物馆内,一件件泛黄的老物件、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老领导办公室原封不动的办公陈设,墙上斑驳的标语,以及简陋却承载科研初心的化验室与己酸菌培养室旧址,无不令人动容。
“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史,更是一部生动的运河工业文明缩影。”一位采风团成员感慨道,“这就是文化的根,是活着的历史。”
在老特曲车间前,采风团合影留念。镜头定格在笑容与老厂房的交相辉映,也记录下历史与未来的深情对话。
随后,采风团来到古贝春集团新厂区。在崭新的厂史馆与酒文化馆中,通过图文展陈、实物陈列与多媒体互动,大家系统了解了古贝春从一家地方小厂成长为全国知名白酒企业的奋斗历程,深刻感受到企业在文化挖掘、品牌塑造、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不懈追求与卓越成就。
“大运河是流动的历史,古贝春是液态的文化。”张洪昌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我们始终坚信,文化是根,精神是魂。今天的采风,不仅是一次参观,更是一次文化寻根、一次精神共鸣。未来,我们将继续讲好古贝春故事,守护好这条流淌在酒香里的运河文脉。”
活动尾声,采风团送上:“千年大运河,万家古贝春”“古贝春集团再创辉煌”等书法作品,以笔墨丹青表达对古贝春文化传承的崇高敬意。
此次“古贝春寻脉探秘”采风活动圆满落幕,但文化的种子已在交流与共鸣中悄然播撒。未来,古贝春将继续以文化为笔,以匠心为墨,在新时代的画卷上,书写属于中国白酒的醇厚篇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