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四川的城市格局,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成都“一城独大”,毕竟成都的经济总量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一还多。但是最近几年,四川正在努力改变这种不平衡的发展状态,要培育省域经济副中心形成新的增长极,在众多城市里有一匹黑马正默默崛起,它不是德阳也不是宜宾,而是有着“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诸多标签的自贡。在四川破解“一城独大”、构建多级支撑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自贡靠自身深厚的工业基础、独特的文化魅力以及越来越明显的区位优势,成为推动川南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
自贡处于四川盆地东南部,东边是隆昌、泸县,南面为泸州、宜宾,西边连接犍为、井研,北边挨着仁寿、威远、内江,行政区域面积达4381平方公里。自贡由于盐业而诞生,地名源于当地著名的两口盐井—自流井和贡井,在千年井盐开采的推动下,于1949年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最早设置的23个建制市之一。自贡管辖自流井、贡井、大安、沿滩四个区以及荣县、富顺两个县,这座城市拥有320万人口,正从昔日“盐都”向“高新之城”转变,它属于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正在经历新旧动能转换变革。
从区位优势上讲,自贡的战略地位正在上升。自贡处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中心地带,是四川南向开放的关键节点,在四川“一干多支”发展布局里,被指定为成渝经济圈南部中心城市,承担着辐射川南、联动滇黔的枢纽责任。自贡往北能连通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朝南则可达云南贵州,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这样的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位置状况,让自贡慢慢脱离传统意义上的“过境地”,向着区域性战略支点迈进。
经济发展上,自贡属于老工业城市,正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发展“4+3”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无人机及通航并且培育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大健康这三大新兴领域。节能环保产业依靠国家级示范基地,从工业锅炉减排拓展到全链条绿色技术,新能源产业瞄准氢能、光伏这些赛道,聚集了氢燃料电池研发和储能项目,无人机与通航产业依托自贡航空产业园,吸引特种飞行器研发和通航运营企业入驻,这种“传统产业焕新与新兴产业崛起”的双轨策略正在促使自贡由“盐都”向“高新之城”转型。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自贡朝着“成渝南翼综合交通枢纽”迈进,铁路绵泸高铁内自泸段已经通车,成自宜高铁正在快速修建当中,半小时就能抵达天府国际机场。公路越来越密集,自隆高速连接线、北环快速通道都已经建成通车,自贡到永川的高速公路、内自同城化快速路、内富南高速等等都在推进当中,缩短了跟泸州、内江、宜宾乃至重庆之间的时空距离。自贡凤鸣通用机场也建成了,通航物流和低空旅游都有所发展,打通这些“毛细血管”,自贡从“过境通道”变成“战略走廊”。
大学教育方面,自贡有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和自贡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校,涉及工学、医学以及职业教育领域。四川轻化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在材料科学及酿酒工程上积淀颇深,其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对当地产业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自贡还构建起川南渝西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并形成15个产业中试平台,让诸如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实验室成果能更快地由实验台走向生产线,给城市创新发展增添源源不断的动力。
旅游景点,自贡有世界级的“三绝”资源:井盐、恐龙和彩灯。燊海井展示了古代顿钻技术的高峰,盐业历史博物馆保留了千年盐都的记忆。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世界两大恐龙遗址并列,馆藏侏罗纪化石群让全世界震惊。新建方特恐龙王国用科技手段复活史前巨兽,给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自贡灯会始于唐宋,既是春节民俗也是中华文化“出海”的旗舰,占据全球彩灯市场92%份额,在80多个国家点亮过。“盐龙灯食”,富顺文庙、荣县大佛、仙市古镇等古迹以及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夜游釜溪”新业态共同构成了这张图景。
从四川整体发展格局而言,自贡的崛起并不是偶然之事,而是四川推动区域协调、破解成都“一城独大”情形重要一环,四川塑造多个省域经济副中心让更多城市去扛起带货发展重担,自贡依靠特有的资源禀赋与产业根基,在川南地区形成关键增长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逐步推进过程中,自贡区位优势会越发明显,城市发展也将迎来新契机,这座以盐业著称的老工业基地正在借由创新驱动摸索转型道路,并且在贡献给四川省区域内均衡发展中做出努力工作成果。
看完这篇文章,你觉得自贡能成为带动川南地区发展的黑马城市吗?和其他四川重点发展的城市相比,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