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在上海见惯高楼大厦的精英女士,跑到泰安看封禅大典,原以为是坐着听古板讲座,没想到居然在大山里看了场神仙打架似的实景演出。这封禅大典可不是一般的景点,它藏在泰山东北方向的天烛峰景区里,整个剧场就建在山涧平台上,三面都是实实在在的大山,不是人工搭的背景板,站在那儿就感觉自己钻进了大自然的怀抱里。要说历史,这封禅的事儿可有几千年了,从秦始皇开始,汉武帝唐玄宗武则天宋真宗清乾隆,好几个朝代的皇帝都来这儿办过祭天祈福的大典,说白了就是古代帝王跟天地对话的地方,搁以前普通老百姓连靠近的资格都没有,现在咱们花点钱就能看个全过程,这反差真是大到让人不敢想。它跟上海的那些展馆完全不一样,上海的展馆都是隔着玻璃看文物,安安静静的,这儿却是山风吹着,灯光照着,几百个演员在你眼前又跳又演,连山上的石头都像是布景的一部分,那种震撼劲儿是在城里体会不到的。
我去的时候是晚上,本来以为山里晚上会冷清,结果车刚开到附近就堵得走不动道,到处都是人,最后没办法只能把车停在路边,还好有管理人员指挥,不然真得迷路。更让人暖心的是,有个开皮卡车维持秩序的小伙子,见我身边跟着同行的老人,主动喊我们上车送我们去剧场,还说要是有其他老人没座位,让我们先下来让老人坐,这服务态度真是没话说。不过山里的晚上是真冷,风一吹浑身打哆嗦,我幸好听了别人的建议带了厚外套,那些没带衣服的人都在剧场周围租棉大衣,一件衣服花不了多少钱,但能少受不少罪,这点真得提醒大家。演出是从晚上八点开始的,一开场就被惊到了,338组数字灯光加上6组激光,在山体上投出各种画面,跟银河似的铺在天上,还有16台水雾机喷出的雾气,配上68支音响发出的音乐,感觉自己真的穿越到了古代的封禅现场,这科技感跟大山的古老感撞在一起,居然一点都不别扭,反而特别带劲,现在的文旅项目真是卷出新高度。
演出是按朝代一步步演的,从秦朝到清朝,每一段都有不一样的看点,秦始皇的霸气,汉武帝的雄才,还有武则天跟唐高宗一起封禅的场景,都演得特别逼真。演员们穿的衣服也都是照着古代的样式做的,上面有织金刺绣,看着就特别华丽,听说都是考据了古代典制做出来的,不是随便瞎做的样子货。不过有个小问题,就是故事讲得有点散,要是没提前了解过这些帝王封禅的事儿,可能会看得一头雾水,不知道到底在演啥。我旁边坐着一对老夫妻,就一直在问旁边的人这是谁那是啥情况,所以建议大家去之前,哪怕在手机上简单看看相关的介绍也行,不然光看个热闹,有点可惜了这么好的演出。还有那些道具,机械马车轨道车啥的,都是按0.1秒的精度编程的,移动起来特别顺畅,跟真的古代车马似的,几百个演员训练得也到位,动作整齐划一,不管是跳舞还是武术表演,都看得人眼花缭乱,这比在电视上看古装剧带劲多了,毕竟是真人在你眼前演,还能感受到山风的气息,那种沉浸感是屏幕给不了的。
这封禅大典这些年也一直在升级,现在都出2.0版本了,加了不少新的篇章,比如诗圣杜甫望岳的场景,还有08年奥运火炬在泰山传递的内容,把老祖宗的文化和现代的事儿结合起来,让人觉得特别亲切。它跟西安的长恨歌比起来,各有各的特色,长恨歌是在华清池的水边演,主打一个柔情,而封禅大典是在大山里演,主打一个气势恢宏,都是实景演出,但风格完全不一样,要是喜欢热闹喜欢大气的场面,选封禅大典准没错。演出场地周围还有不少其他景点,像天烛峰桃花峪彩石溪这些地方,看完演出第二天可以去转转,都是泰山的自然景观,山水特别美,跟城里的公园完全不是一个感觉,空气也特别清新,吸一口都觉得浑身舒服。不过要注意,看完演出已经很晚了,山路不好走,最好提前叫好车或者跟同行的人一起走,安全第一,尤其是带着老人和孩子的,千万别单独行动。
整体来说,这封禅大典确实值得一看,它不只是一场演出,更是把泰山的历史文化景观科技都融到了一起,让你在玩的时候还能了解点知识,虽然有些地方可能没看懂,但那种视觉和听觉的冲击,还有大山里的自然环境,都让人印象深刻。我觉得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能在这儿找到喜欢的点,年轻人喜欢科技感和震撼的场面,老年人能看到熟悉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保暖和提前做功课,还有尽量避开节假日的高峰,不然人太多,停车难进场也难,还得挤着看演出,体验会打折扣。我作为一个上海来的游客,本来对这种传统文化演出没抱太大期望,没想到能有这么大的惊喜,这也说明咱们国家的文旅产业越来越厉害了,能把老祖宗的宝贝用这么新颖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更多人喜欢上传统文化。以后再跟朋友推荐旅游景点,我肯定会提到泰山的封禅大典,它不是那种走马观花的景点,而是能让人静下心来感受历史和自然的地方,去一次真的不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