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武汉首座升降桥「长江右岸大道开启桥」正式建成试通车,因为建筑造型太炫酷,出道即顶流。
这就是武汉,一个多重宇宙的汇合点。生活在这里,就像游戏主人公站在崭新的地图上——出门就是奇遇,实在带感。
○长江右岸大道开启桥,武汉首座升降桥,可以在9分钟内上升27米。
今天起至11月13日,第八届武汉设计双年展盛大开幕,主题为“创意无界·融合共享”。
主会场设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A1馆」,分会场设在「武汉沉湖国际小镇」,共九大展区,对市民游客免费开放。
2017年,武汉因“创意设计促进老城新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成为继深圳、上海、北京之后,中国第四个“设计之都”。
武汉获得一张世界级的文化名片,行动上也匹配“设计之都”的称号。
宏大或微小,硬核或柔软,武汉藏着太多彩蛋,我们为你梳理了一份打卡清单,来开启武汉设计之旅。
“
硬核地标
撑起设计之都的门面
○被网友称作“银色雪山”的武汉美术馆(琴台馆)内部
前几天,歌手张震岳发布了本轮巡演宣传片。
播放键一按,画面便出现白色的桥梁钢索,车窗映出江面、熟悉的杨泗港长江大桥——武汉人默契笑笑:哟,这是在武汉pe滴啊。
○鹦鹉洲长江大桥,是游客来打卡必不可少的一站。
武汉的桥,真的蛮傲。业内有句老话:世界造桥看中国,中国造桥看武汉。
以武汉长江大桥为种子,“武汉造桥天团”茁壮成长,60多年的时间里,形成设计、施工、钢材、制梁等全系列建桥产业链,一步步成为走向世界的“造桥国家队”。
从万里长江第一桥,到被游客拍成百万片场的「杨泗港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江的那边是什么?你不必告诉武汉人,他们会跨过一座座桥,亲自去看。
○上图为杨泗港长江大桥
我们曾采访过一位来自上海的摄影博主,他说因为武汉桥多、建筑好拍,坐10个小时的火车来,每天暴走3万步,拍了11个封神机位,被网友狂赞。
还有许多和他一样的年轻人,周末都会带着相机,发掘城市里最具设计感的机位。光谷,成了绕不开的去处。
○光谷星河广场,以光影秀惊艳亮相2025春晚武汉分会场。
比如宇宙中心的「光谷星河广场」,曾在十一长假期间重启灯光秀,彩色光柱冲入云霄,坐实“行星发动机”的大名。
位于星河转盘下方的,是由铁四院设计的「光谷广场综合体」,这是亚洲最大地下五线交会综合体,集轨道交通工程、市政工程、地下公共空间于一体,代表未来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光谷“马蹄莲大楼”(武汉新能源研究大楼)
○湖北省科技馆
此外,还有被大家称作“魔幻三件套”的湖北省科技馆、中国建筑科技馆、“马蹄莲”大楼”。
它们自诞生之初就因充满科幻感的外观出圈,悬空运行、无人驾驶的空轨一开,打卡更方便、更带感。
设计,让城市变成了“美好”的载体,让每一个经过环岛的路人、游客、学生,都凝望一片闪耀的星空。
硬核地标漫游,推荐这些地方
桥都散步
武汉长江大桥、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桥梁主题公园
科幻机位
光谷星河广场、中国建筑科技馆、湖北省科技馆、武汉空轨
艺术打卡
武汉城市书房、武汉美术馆(汉口馆)、武汉美术馆(琴台馆)、合美术馆、东西湖文化中心
“
老城新生
3500岁正是闯的年纪
○位于黎黄陂路的巴公房子
武汉最初申报设计之都时,便以“老城新生”作为申报主题,这座有3500年建城史的城市,深谙时间的魅力。
你见过凌晨就开始有人拍照的打卡点吗?「巴公房子」笑而不语。毕竟百年之间,浪奔浪流,它早已见惯这样的名场面。
○2021年,逾百岁的巴公房子开始修葺翻新。2023年,“巴公房子保护修缮项目”获得柏林设计奖建筑类银奖。
不止巴公房子,它所在的汉口历史风貌区,还有“街头博物馆”的称号,展品便是沿街数十座漂亮的老房子。
它们经过细心设计、依照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法则被精心复原,继续用高颜值亮相,稳立时尚潮头。
潮牌服装、咖啡、唱片、拍立得、古着、潮玩……100岁的房子,容得下古灵精怪的新新人类,和他们千奇百怪的小爱好。
○平和打包厂,前身是1905年诞生的棉花打包厂,后由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参与改造,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武汉的里份,就像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一样。藏着这座城市最独特的地域密码,如果有外地朋友来玩,我一定会带ta去逛逛。
比如「咸安坊」「延庆里」这些生长在“汉口梧桐区”的老里份,就是老街新生的代表。
从前,它们是商贾名流扎堆的顶级住宅区,如今,成为首店率80%的时髦街区,承包年轻人的周末。
○延庆里所在的三阳路,是武汉设计机构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集结武汉市设计研究院、中南设计研究总院等十余家工程设计机构。
作为一座工业大城,武汉还有许多工业遗存,经过设计师的改造,变身艺术范儿的城市地标。
比如「大智无界空中小镇」脱胎于1961年成立的武汉无线电厂,如今以独一份的“天空之城”机位火遍全国。
坐标青山的「戴家湖公园」,则是一座诞生于工业废地之上的公园。甚至园内的雕塑,都是使用工厂废弃的钢铁零件制作而成。
正值秋日,粉黛乱子草开出一片花海,应了那句“百炼钢化作绕指柔”。
○20世纪50年代,为支援武钢建设,戴家湖成为青山热电厂粉煤灰堆场。2015年5月1日,在原址上建起来的戴家湖公园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武汉第三大城市公园,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老城新生漫游,推荐这些地方
①汉口风貌
江汉关博物馆、巴公房子、沿江大道历史建筑群、汉口历史风貌区、昙华林
②里分遛弯
同兴里、泰兴里、延庆里、咸安坊、江汉村、上海邨
③工业地标
平和打包厂旧址、青山正街、戴家湖公园、大智无界空中小镇
“
带感细节
推开武汉任意门
○2025年9月,全国首列涂鸦地铁在武汉正式上线,车身画面由8位国内外著名涂鸦艺术家联手打造。
一个面朝江面的打卡框、一座公园里的户外雕塑、一把东湖绿道的网红躺椅……当脑洞大开的设计师们开始和生活较劲,美好延展出更多可能性。
武汉的地铁站,审美的天花板。众多特色站厅用青铜器、编钟、樱花撑起颜值,白领在通勤路上顺便看了场迷你美术展,全国地铁爱好者都来“集邮”。
○光谷广场地铁站站厅为360°正圆形,5个主要出入口以黄色、蓝色、绿色、红色、棕色分类,对应传统文化中的五行色。
在涂鸦艺术家笔下,武汉的街道、轻轨列车、电箱,都是可以大开脑洞创作的绝佳画布。
毗邻湖北美术学院老校区的「云架桥」「三道街」等老巷,生长出惊艳的野生画展,让城市变片场。
在武汉,设计师不仅关注宏大的城市公共空间,也关注微小的生活日常。
当某一天走上街头,看见新出现的趣味雕像,或是一面涂鸦墙,那就是设计师们送给你的惊喜礼物。
街头打卡漫游,推荐这些地方
①绝美站厅
光谷广场站、省博湖北日报站、昙华林武胜门站、武汉商务区站
②涂鸦街区
云架桥、三道街
③森系漫游
东湖绿道、武汉园博园、汉口江滩、武昌江滩月亮湾码头、龟山公园
///
○图/武汉市自然资源与城乡建设局
快要迈入新的一年,武汉依然在奔跑。
繁忙的青年路口,由荷兰MVRDV建筑事务所与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操刀的「武汉图书馆新馆」即将亮相,建成后,它将成为亚洲第一大单体图书馆,创造新的纪录。
远离城市的沉湖边,国际建筑大师隈研吾主持设计的「武汉沉湖国际小镇」,将作为本届武汉设计双年展的分会场,正式向公众开放。
这只钢筋水泥铸造的巨型水鸟,也将张开双翼,迎接数以万计的前来过冬的西伯利亚候鸟。
这个周末,欢迎你去打卡这场大咖云集的设计盛宴,看看这座城市背后的故事,也许下一个武汉地标的创造者,就是你呀。
第八届武汉设计双年展
时间:2025年11月7日-2025年11月13日
地点:
主会场-武汉国际博览中心A1馆(参观时间9:00-17:00)
分会场-武汉沉湖国际小镇(参观时间9:00-17:00)
预约:搜索“武汉设计双年展”小程序,进入预约页面
亮点:
武汉国际博览中心A1馆(主会场)设七大展区
-参展专业范围覆盖16个专业技术门类,近200多个设计专业。邀请参展的国际创意设计网络城市及国内城市达到20多个;参展企业、机构及个人近300家;参展作品3000多件。
蔡甸区武汉沉湖国际小镇(分会场)设两大展区
-国际湿地城市设计展,将按照长江中游生态治理的设计实践、湿地生态修复与关联产业和人人共享的绿色生活场景三大主题,汇聚国内外优秀企业,武汉本土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最新成果、实践案例与杰出成就。
-“在水一方”沉湖国际小镇大师邀请展,邀请五位院士、六位国际大师,七位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以及两位省级大师,五位中青年建筑师携作品参展,他们将进行一场自然与设计的跨代际对话。
*国际湿地城市设计展将免费对外开放至11月13日。“在水一方”沉湖国际小镇大师邀请展将持续到2026年2月9日。
编辑| 许 楠
封图丨 图为武汉沉湖国际小镇,图源蔡甸文旅(王玉明摄)
摄影| 黄大头、Path、minshawkwan、Mr杰、廖晨阳、夏夏
设计| HAHA、许 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