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海《中国能源报》(2025年11月03日 第 20 版)
那年初冬,我去绍兴的安昌古镇,走进小桥流水的古街老巷,感受青瓦白墙和摇曳的乌篷船晕染出的江南风韵。
当休憩在一家腊味店时,古桥上的青苔吸引了我的目光。那座古石桥已有几百年历史,看上去沧桑古朴,几个孩童在桥上跑来跑去,乌篷船缓缓从旁边的小河上摇过。那些绿色的苔藓,即便在冬日里,也保持着翠绿的颜色。
青苔附着在桥墩、石阶上,让古桥有了一抹动人的活力。一抹抹色泽翠绿映衬得河水越发柔情荡漾。漫步古镇,发现家家户户的房屋边,墙壁上、青石板路上均有苔藓。如果遇到小雨霏霏,那抹翠绿就愈发水盈盈的,自成风景,别具一格。
如果单看江南古镇的一面白墙,想来一定枯燥,可它其实充满艺术性——以斑驳的白墙做画布,绿色的青苔则是颜料。青苔看似漫无边际,又毫无章法,却让人感觉多一分则多,少一分则少,充满无限妙趣。白和绿之外,是无规则的留白,令人充满遐思。
后来,走的地方多了,才发现,青苔其实不仅仅生长在江南。在北方的深山之中,我们寻访到一个古朴的村落,平凡得似乎和其他地方无异,古树参天,河水环绕。老人们坐在石板路上晒太阳,在老屋古瓦和井台边上,在长满柿子树的老院子里,在随处放置的一石一盆处,但凡幽阴润湿,竟然都有几抹青苔的身影,散发着清新和绿意。
古往今来,诗人们频频赞美不起眼的青苔。“碧苔深锁长门路,总为蛾眉误”亦或“应怜屐齿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一处老院,柴门轻掩,密布的青苔,深绿、浅绿、墨绿,像一幅古画,叹时光悠悠,那其中彰显几分寂寥,更有几分古意。也许青苔太平凡,所以能像种子般四处安家,也或许青苔简单幽静,哪怕是贫瘠的老屋,也能扎根并生长成一片青绿。
青苔柔软,也有风骨,安安静静享受着生命之力,演绎着简约平凡之美。有人曾说,青苔是时光的吻痕、岁月的精华,从不抱怨生长的环境,哪怕在山石的缝隙里、在寒风凛冽的地方,只要常有湿润,它也顽强生长,用蔓延的绿意,让古山石有了生机,让江南赋予诗意,让自己拥有傲然的生命……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