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商务厅公布首批“陕西省商旅名街”名单,西安大唐不夜城、老城根Gpark、四海唐人街、大唐西市、长安十二时辰、永兴坊、泾河新城茯茶镇七大街区上榜。这不仅是数量上的胜出,更是一幅西安城市商业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全景图”。
这些街区何以脱颖而出?从传统的“到此一游”到如今的“以此为由”,西安做对了什么?未来,“商旅融合”又将如何进一步撬动消费、激活一座城?
从“看景”到“入戏” 做厚文化体验
曾几何时,人们旅游多局限于几处传统地标,在标志性景观前拍完照又迅速退去,人均消费、停留时间难有突破,形成了典型的“门票经济”和“过境游”模式,留不下多少“真金白银”。
转折,从“让人留下来”开始。
当大多数景区还停留在让游客看风景、拍照片的阶段时,大唐不夜城已经以大雁塔和盛唐文化为背景,通过建筑、灯光、演艺和业态组合,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开放式“盛唐主题公园”。
“这完全超乎我对一个旅游景点的想象,身边经过的都是和我一样身穿唐装的游客,沉浸感实在是太强了。”今年九月份,来自北京的王女士和家人一起来到大唐不夜城。
王女士坦言,这并不是她第一次来到这里,多年前游玩大唐不夜城,当时街区游客并不像现在这么多,盛唐文化氛围欠缺,游玩项目也比较少,半个小时即游即走。如今再来到这里,完全变了模样,各种NPC现场演出、互动让人瞬间“入戏”,还有多品类盛唐文创可以带回家。
也正是这种主动探索历史、文化与沉浸式互动的结合,让游客成为文化传播的“主人公”。游客在这里的每一次消费,都伴随着与盛唐风韵的“不期而遇”,实现了从“看塔”到“入唐”的跨越。
正如王女士所说,那一晚,不是在“看”大唐,而是“活”在了大唐。西安把千年的历史,变成了一场人人都能参与其中的梦。
同样,距离大唐不夜城不远处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也顺应沉浸式消费热点,推出大型唐文化沉浸式餐饮体验项目《乐宴·盛唐》、打造西安最大的汉服店许鹤子美妆馆等,通过场景、演艺、营销、业态四大维度的创新与街区“衣、食、游、购、娱”文化消费生态相融合,在激发游客文化归属感的同时,持续带动街区二销创收,形成“体验即消费”的良性循环。
从味蕾到“心蕾” 做深文化认同
永兴坊是“烟火气”的代名词,却不止于“美食”的聚集。它将陕西各地的非遗美食和市井文化高度浓缩,让“满足口腹之欲”这一最基础的需求,升华为一场关于地域文化的深度探索。而永兴坊各大商户看中的正是游客的目的性消费——体验陕西文化,这正好与他们传承地方美食的初衷高度吻合。
“平常日子的客流非常稳定,到了节假日,比如五一、国庆,日销量能达到平日的3-5倍,经常出现排长队的情况。”经营子长煎饼店的赵师傅介绍,与普通社区或商场的店铺不同,永兴坊的顾客70%以上都是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不是单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为了“品尝一种文化”,尝试多种产品的意愿也更高。
再说到作为全国首个以茯茶文化为核心的泾河新城茯茶镇,这里汇聚了百余家特色茶馆,茯茶的历史文化、制作和生活场景,早已被揉进青砖黛瓦的街巷肌理中。从研发出适合年轻人的茯茶产品和文创产品,到推出年轻人普遍参与的“金花婆婆说媒”,都在说明,这里的茶不再是货架上冰冷冷的商品茶,而是贯穿吃、住、行、游、购、娱的生活符号。
正如茯茶镇集团副总经理陈冲所谈到的那样,如今的游客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观光游览,他们更渴望在旅途中深度体验当地文化、享受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服务,而茯茶镇正是契合了这一点。
茯茶镇的商旅融合之道,在于它做足了“深度”。它将单一的“喝茶”行为,拓展为一场关于“茶文化+茶生活”的体验,营造一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静谧,最终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一个可以暂时逃离喧嚣、放松身心的“慢生活”方案,让消费成为文化的自然延伸。
从“单一场景”到“复合生态” 做广消费链条
作为西安传统商圈向商旅名街转型的标杆案例,老城根Gpark代表了西安现代、潮流与国际的一面。自开业以来,老城根G park就持续带来了众多全国级、城市级的重磅活动和展览的首发、首展。比如,当时火爆的泡泡玛特POPMARTMolly西北首展、三体动画IP全国首展和天官赐福动画IP主题展西北首展等,吸引了众多年轻消费群体。大量品牌首店、旗舰店的持续进驻,为消费者打造出“千人千面”的购物观感。也由此证明了西安并非只有“古风”,更有引领时尚的底气。
与Gpark的现代时尚相呼应,四海唐人街则以创新融合全球五大洲唐人街建筑风格为商业场景亮点,聚集了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文创购物、主题酒店、啤酒夜市等多元业态,构筑了独特的复合生态商业场景,实现白天时尚街区打卡,晚上微醺蹦迪,24小时激活城市新动能。
而若论商旅融合的底蕴与源头,则要回溯至大唐西市。这里曾是丝路起点,驼铃悠扬的商贸传奇之地。现今,已演变为一座“可游、可购、可品、可感”的城市会客厅,从博物馆的千年遗迹,到漫步古今的丝路风情街,从汇聚珍宝的国际古玩城到美学浸润的艺术馆,历史与现代在此交融,共同延续着这片土地永不落幕的繁华。
从以往的“单一场景”到如今的“复合生态”,说到底,商旅融合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1+1>2的效果,但又绝对不是所谓的“在旅游景点旁边开商店”那么简单。更通俗来讲,就是将“买东西”和“看景点”这两件事,融合成“度过一段独一无二的美好时光”。
从“旅游城市”到“城市旅游” 守住“长安芯”
当全国各地都在打造仿古街区、引入网红小吃、推出沉浸式体验……西安的这些街区如何超越同质化竞争,保持其独一无二的“长安芯”?
在西安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研究所所长周荣看来,这些街区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源于它们以文化为核心竞争力,以创新体验为吸引力,以精准定位为生命力,从而实现从“单一商业场所”向“文化体验+休闲社交+商业消费”的多元空间的转型升级。
7条街区的价值,不应孤立看待,他们共同构成西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关键支点。要想持续保持吸引力与活力,还需要在以下维度实现突破与创新:
文化挖掘上,聚焦特色文化资源,做到“精益求精”,不断推出更多可感知、可互动、可消费的文化产品,让历史文脉焕发新生。
科技赋能上,积极应用数字技术,打造智慧街区、沉浸式体验空间等新型消费场景,以科技赋能街区品质与体验升级。
业态融合上,围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创意经济”“情感经济”等重点方向,构建出契合消费者“身心之旅”的消费场景。
最终,这将形成一个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
对游客来说,这意味着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获得更丰富、更深刻、更难忘的旅行体验;
对商家来说,能够获得巨大的、持续的客流量,并通过提供高附加值的体验性产品,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对西安这座城市来说,不仅能擦亮城市的金名片,更能让游客停留时间延长,全面激发城市消费潜能,从而推动“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的大跨越。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夏丽娜)
编辑:盆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