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瀑布是贵州省最出名的景点,可以说没有之一,也是很多游客前往贵州旅游的首选地,其实在黄果树瀑布附近,还有很多小众的景点,如果都要走到的话,可能一个星期都走不完。今天说说离黄果树瀑布不到15公里的红崖天书,这是一个很少有游客前往的免费小众景点。
红崖天书是何时由何人题写,写的是什么内容,至今也无人知道,各种说法都只是猜测。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崖壁上的文字或者图案,确实不是现代人所为,早在1956年,这里就以“红崖古迹”为名被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崖天书”可以精准导航到,其实这地方的入口就在坝陵河大桥的一侧桥墩旁边,可以顺便去参观一下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看看这座宏伟的大桥。
从G320沪瑞线分叉经小路自驾大概2公里后,便来到了红崖天书的停车场,这2公里小路基本上都临崖,路窄难会车,但里面停车场还挺大。看起来以前也像是个收费景点,但现在已经人去房空。
进入红崖天书的小路路口有棵野生无花果树,果子结得有点让密集恐惧症患者受不了,村民们会将这些果子采摘了在景区旁售卖,10元左右一斤,其实并不太好吃。
天书的位置就在远处岩壁上,这里叫做晒甲山,位于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从山脚下顺着小路上山,大概需要10分钟左右。
如果是不便于或者不想爬山的游客,其实停车场也有一处天书的复制品,山上也就是崖壁上一些类似的图案,看是看不懂的,也没有任何说明。
作为“来都来了”的忠实践行者,我毫不犹豫地上山一探究竟,崖壁上有很多“文字”,或者说是图案更贴切,表述的是什么意思,不仅我不懂,专家也不懂。
我不懂也就不懂了,但专家不懂不行,所以就有了关于红崖天书的各种说法,从清代至今,专家学者们提出了殷高宗伐鬼方纪功刻石、诸葛亮南征图谱、建文帝讨燕诏檄、吴三桂藏宝图等多种说法,尤其是那个消失在历史迷雾中的建文帝,真的是全国各地都有他的踪迹。
还有专家认为这是自然矿物纹路,不过看这个形状和深度,确实不太像是自然形成的。
有没有可能是现代人无聊刻上去的呢?这个还真不是,明代嘉靖年间有个贵州文人叫做邵元善,他在游山玩水之余写了一首《红崖诗》:“红崖削立一千丈,刻画盘旋非一状。参差时作钟鼎形,腾掷或成走飞象。诸葛曾为此驻兵,铜鼓有遗声。即看壁上纷奇诡,图谱浑领尚且盟”。这首作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的诗,辑于《黔诗纪略》中,是红崖天书发现的最早文字记载。后来道光年间关岭进士杨茂材又写下了一首《红崖诸葛碑》的诗:“晒甲晴霞共石壁,上有凤鸾飘泊迹,州忱淋漓血凝碧。梯云耕拭重摩挲,骇疑篆隶惊蚪蝌,风雨不衰神灵呵”。
为什么古代学者都会认为这些图案和诸葛亮有关呢?天书所在的崖壁叫做晒甲山,听起来也和古代军事活动有关系,据说当年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就发生于此,在坝陵桥以西的古驿道上,仍有不少关于蜀汉南征的历史地名,诸如孔明塘、关索洞、马创井、孟获屯、诸葛营、哑泉等。
看完红崖天书,发现这里还是远眺坝陵桥的好角度,上山时桥在身后没有注意,下山时视野极佳,群山如画,一桥飞渡。
红崖天书在古代被称作诸葛碑,据《永宁州志》载:"诸葛碑在红崖晒甲山悬崖上",史书上记载也有几百年历史了。至于它到底是何人所为,记录什么,可能永远都是一个谜了。在这片群山起伏、峡谷深邃的地方,不仅有着诸如黄果树瀑布这般优美的自然景观,坝陵河大桥这般壮观的人造工程,也有着红崖天书这般身世成谜的历史遗迹。#贵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