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追秋秦岭间 满是欢声与暖阳
( 编辑\新苑 文\王会军)
记者节的脚步渐近,案头的稿件仍堆叠如小山,键盘敲击声里,藏着对片刻松弛最迫切的渴望。恰在此时,老史哥的邀约带着爽朗笑意传来——暂别案头纷扰,共赴一场铁骑穿秦岭的短途旅程,把忙碌丢在风里,去山水间寻一份酣畅的快乐。
清晨的华阴还浸在微冷中,我们戴上头盔,裹紧了厚实车服,摩托车引擎的轰鸣,像一声欢快的号角,载着满心期待向秦岭山脉驰去。沿242国道罗敷大敷峪行进,刚入山口几公里,视线便被眼前的景致牢牢“勾住”,两人不约而同放慢车速,眼里满是藏不住的惊喜。道路两侧的山峦,像是被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翠绿的松柏仍倔强地挺着重生的生机,其间缀满的点点嫣红格外惹眼:火炬树燃着热烈的红,像一把把跳动的火焰;黄栌晕着温柔的粉,似少女脸颊的腮红。红绿交织间,云雾若隐若现,竟有种误入仙侠秘境的错觉,难怪当地人总打趣,这一带是“藏在秦岭里的仙剑谷”,我们边骑边笑,忍不住对着山林高声吆喝,回声在山谷里荡开,连风都跟着雀跃起来。
随着山路蜿蜒向上,景致悄然换了模样。行经最高处老爷岭出口时,我们干脆停下车,驻足的瞬间,异口同声发出惊叹——漫山遍野的树木褪去翠绿,换上了金灿灿的盛装,阳光透过枝叶缝隙洒下,把整片山林镀成了暖融融的金色海洋。站在山顶极目远眺,层叠山峦在视野里铺展,云雾在山谷间轻轻流淌,平日里被摄录、编导、写稿等一连串工作填满的胸腔,此刻被“一览众山小”的开阔感彻底占据。那些伏案时的疲惫与焦虑,仿佛都随山间的风消散在天际,我们忍不住或吼或唱,跑调的歌声混着笑声,在山野间肆意回荡。
下山的路更添几分野趣,车轮碾过的路面,沙沙作响像是自然的伴奏在山谷回荡。进入山谷,视角陡然切换,仰望两侧山峰,崖壁陡峭如削,怪石嶙峋,尽显秦岭的奇险俊秀,我们一边小心骑行,一边对着怪石指指点点,给每块石头编起天马行空的故事。偶尔有飞鸟掠过天际,鸣声清脆,与摩托车的引擎声、山泉叮咚声交织成独特的乐章,听得人心里发痒,忍不住跟着节奏哼起小曲。由华州区金堆城行至石可、洛南境内,一条小溪如银带般蜿蜒相伴,溪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像撒了满溪的碎钻;抬头是澄澈如洗的蓝天白云,低头是溪水潺潺,山水相映间,心也跟着变得澄澈透亮,天然的纯氧吧,连呼吸都觉得轻快了几分。
山里的气温明显比山外低,但一路骑行带来的暖意,再加上厚实的羽绒服,竟丝毫未觉寒冷。当行至一户山民家旁时,腹中的饥饿感悄然袭来,老史哥笑着朝农户院里喊了声“老乡,讨碗水喝哟”,热情的农户立刻拿来烧开的山泉水瓶,递上一次性纸杯。清澈的泉水泡上自带的红茶,翻滚着冒出热气,茶香混着山野的清新扑面而来;车王从马甲口袋里掏出压缩饼干,两人并肩坐在面向阳光的门石台上,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就着温热的山泉水茶咀嚼压缩饼干,寻常的食物此刻竟也变得格外香甜。二人聊着骑行时的趣事,感慨着祖国山河的秀美,笑声落进溪水里,跟着水流漂出去好远,直到农户笑着提醒“你们赶紧走,山里黑得早”。二人猛然惊觉,不知不觉竟聊了快一个钟头。
返回途中,溪水依然潺潺作伴,阳光暖暖相拥,耳边是山林的低语,眼前是无边的秋色。那一刻,没有采编稿件的催促,只有两颗被自然治愈、彻底放飞的心,在山野间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松弛。黄昏时分抵达罗敷进山口,老史哥热情相邀:“走,去家里喝茶吃饭!”他再三笑着说道:“记者节就是要‘记着’——再忙也要给生活留些缝隙,忙里偷闲寻开心,身体是本钱,快乐才是底色!”
夜色渐浓,身后的秦岭渐渐远去,但那份山间的开阔与温暖,却深深印刻在心底。这场短暂的骑行,不仅是一次与秋色的浪漫邂逅,更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身心充电——原来不必远走他乡,只需暂别案头,骑上铁骑向山水间出发,就能在自然里寻得最纯粹的健康与快乐,为接下来更好地奋战新闻一线,积蓄满格的温暖与力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