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的千年瓷都,天朗气清。在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旅游区,造型独特的博物馆、陶瓷遗存丰厚的古遗址、古韵悠长的里弄街巷,共同构成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吸引着八方游客。历经两年的精心打造,这片承载着千年瓷都文脉的热土,正日益成为更多游客心中追寻的“诗和远方”,向着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稳步迈进。
自2023年10月以来,景德镇市以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为统领,将陶阳里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作为做强城市品牌、提升文化影响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统筹布局,全力推进。该市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品质、延伸产业链条,致力将陶阳里打造成享誉全球的文化符号,成为千年瓷都陶瓷文化新地标。
保护筑基,让历史街区“活”起来。陶阳里始终坚持“保护第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街区进行“考古式”精细化保护和修缮。对1127栋明清时期及近代民居实施分类修缮,对25条里弄巷道进行提升改造,完整存续了街区的历史肌理。景区编制文化旅游总体规划,并建立故宫博物院景德镇考古基地,为科学保护与永续发展提供指引。两年间,陆续修复开放沟沿上窑房、龙缸窑等23处重要文化点位。通过原真性保护、活态化传承、融合式发展,陶瓷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业态焕新,让市井烟火“旺”起来。陶阳里聚力打造“吃、购、娱、馆、作、居”六大业态板块,建成1220个停车位、19处高标准旅游厕所,开放64条特色里弄,引进40余家特色酒店民宿,全面更新标识系统,优化交通设施,完成商业步行街升级。目前已吸引600余家商户入驻,亲子游、研学游、陶瓷深度体验游特色鲜明。夜间经济蓬勃发展,“陶阳夜游”与焕新亮相的中山北路步行街联动,曾创下三日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的纪录,获评省级高品质夜间经济街区。此外,景区用心打造的“百工百匠民艺社区”,汇聚众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让传统手艺焕发新生。
文化铸魂,让千年瓷都“潮”起来。智慧建设为古老街区插上数字翅膀。陶阳里建成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实现票务、安防、舆情等多模块数据协同。开发“陶阳里旅游区导览”微信小程序,整合AR实景导航、AI讲解等功能;推出数字遗址复原、《何以景德镇》VR剧目、《青花上河图》数字艺术展等项目,以科技手段生动讲述陶瓷故事,提升文化互动的沉浸感与自主性。作为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承载区,景区推进“数字非遗”工程,完成3000余件文物数字化修复。通过“师父带徒+产教融合”模式,培育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0名及学徒300余名,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同时,通过举办《珠山·御窑·宫廷》等主题展览与“法式美遇见中国风”等跨界活动,深度解读陶瓷文化,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全媒体记者王景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