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无棣古城,青砖黛瓦,古韵悠长。11月2日,这座承载着齐鲁文化基因的千年古城,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访客——来自法国的大学生。他们跨越重洋,走进山东滨州无棣古城,开启了一场以“相约孙子故里,邂逅非遗滨州”为主题的文化探索之旅。这不仅是脚步的抵达,更是一次心灵的贴近,一场中法文明在古老街巷间的深度对话。
此次活动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山东航空学院外国语学院与滨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联合承办,是山东航空学院“汉语桥”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站。20余名法国留学生怀揣着对东方文明的向往,沉浸于无棣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之中。
目光所及,皆是华章。留学生们沿着古朴的街巷徐徐前行,凝神聆听关于古城建筑规制、雕刻寓意与空间布局的讲解。指尖抚过斑驳的砖石,目光流连于精美的纹饰,他们试图解读这座活态博物馆所封存的历史密码与美学追求。不时有学生举起手机、相机,精心构图,将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以及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息一一收进取景框,定格为难忘的东方记忆。
真正的文化体验在于亲手触碰与亲身实践。在非遗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法国青年们饶有兴致地投身于传统技艺的海洋。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宣纸覆于古朴的铜器之上,用墨拓印下千年纹样,感受金石传拓的沉稳力道与历史回响;亲手揉捏制作寓意吉祥的“欢喜团”,体会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匠心与美好祈愿;提笔点染,在水面勾画流转的色韵,再将素白的漆扇轻覆其上,瞬息间,一幅幅独一无二、灵动梦幻的水拓画便跃然扇面,引得阵阵惊叹。当飘逸宽博的汉服加身,青年们步履之间,仿佛完成了一次与汉唐风韵的时空连线。精彩纷呈的民间艺术表演,更让他们直观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艺术活力。
“这太神奇了!每一种技艺背后,似乎都藏着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位法国留学生手持自己制作的水拓漆扇,难掩兴奋之情,“亲手尝试,让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不再停留在书本,而是有了温度和触感。”
此次无棣古城之行,远不止于“观看”,更在于“相遇”与“对话”。活动为法国青年学子与中国学生、当地民众搭建了直接交流的桥梁。在共同体验非遗技艺的过程中,在街头巷尾的亲切寒暄里,语言不再是唯一的沟通方式,微笑、手势、共同完成的作品,都成为了传递友好与理解的纽带。文化的差异在亲身接触中转化为彼此欣赏的基点,文明的互鉴在欢声笑语中悄然生根。
这是一次成功的国际人文交流实践:让法国年轻一代得以深入中国社会的文化肌理,真切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当代活力。同时,这也为无棣古城、为滨州乃至更广阔的地域,打开了一扇面向世界展示文化自信与开放胸怀的窗口。当古老的东方非遗与充满好奇的西方年轻目光相遇,激荡出的不仅是友谊的火花,更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动人乐章,为促进中外人民相知相亲、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清新而蓬勃的青春力量。(记者 郭志华 通讯员 高士东 报道)
11月2日,法国留学生在无棣古城体验水拓漆扇。
11月2日,法国留学生在无棣古城非遗馆拍摄民族服饰。
11月2日,法国留学生在无棣古城把玩欢民间小食品糖稀。
11月2日,法国留学生在无棣古城非遗一条街与欢喜团艺人合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