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一吹,大别山的群山就卸去了盛夏的翠绿,换上件色彩斑斓的秋衫。这秋意步履从容,顺着龟峰山脊缓缓流淌——打从山腰第一片枫叶泛红开始,秋风就像一位巧夺天工的画师,蘸着天地日月的灵气,把满山的绿一笔笔染成金黄、赭红。远远望去,层层叠叠的色彩铺展开来,像一匹还没从织机上取下的锦缎,在太阳下泛着温润的光。

天刚亮,朝阳像层薄薄的金纱,轻轻披在大别山起伏的山峦上,把沉睡了一夜的山林唤醒。此时的秋光最有味道,透着股透亮的清爽,好比龙潭冲山泉洗过的琉璃,亮堂却不刺眼。山路边的狗尾草顶着露珠,弯着腰轻轻晃悠,银白的穗子泛着细细的绒毛光,和不远处梯田里的稻浪遥遥呼应。

龟山镇东垸村的晒谷场上,火红的辣椒、橙黄的柿子,被精心摆成“丰收”二字,构成一幅鲜活的晒秋图景,引来无数游客、摄影家来此打卡探访,附近的网络主播也纷纷来这里开起了直播。场边几户人家的屋檐下,几位老人正带着年轻人做鱼面,把捶好的鱼肉面团擀成薄饼,放在竹席上晾晒到半干,再切成细细的条状,铺在晒架上继续风干。孩子们在旁边好奇地围观,时不时伸手想帮忙翻面条,却被老人笑着拍开手制止:“别碰,沾了手上的汗就不鲜了,去旁边玩,等做好了给你们煮着吃!”
漫山的枫叶红得热烈,像是秋姑娘不小心打翻了调色盘,把暖意都泼在了枝头。这红可不是单调的一色,层次分明得很:新红像少女涂了胭脂的轻纱,老红似陈年葡萄酒浸过的丝绒,中间还夹杂着橘色和金棕的过渡,仿佛整盘颜料都在大别山的枝头上燃着。山风一吹,万千枫叶翩翩起舞,那翻飞的样子,活像无数火鸟振翅飞翔,仿佛要把整个秋天都搅得热火朝天。偶尔有叶子脱离枝头,在空中打个旋儿,轻轻翻落在长满青苔的石阶上,把山路铺成一条通往深秋的诗意小道。

银杏叶也来凑着热闹,像一把把小巧的扇子,摇走了夏日的暑气,迎来了秋日的清凉。秋风拂过,金黄的叶子像蝴蝶般轻盈飘落,铺得满地金黄,美得让人挪不开眼。尤其是龟峰山民宿街上那棵千年银杏,满树金叶像撑起的鎏金大伞。一阵秋风一阵凉,伴随着秋风的声声问候,银杏叶子带着檀香簌簌往下掉,仅一天的工夫,就在民宿街上铺出一块硕大的金色地毯。保洁阿姨扫落叶时,帚尖划出的细碎声响,配上枝头山雀的叽喳,比什么语言都来得治愈。
大别山的秋天,不光有斑斓的色彩,更藏着丰收的喜悦。红彤彤的柿子挂在圣人堂村灰白的枝头上,饱满圆润,像窑火锻造成的艺术品,那鲜亮的颜色点亮了秋日略显清静的山林。这些像灯笼似的果子,经霜越重味道越甜,恰如山民们经岁月打磨的人生。农人们搭着木梯采摘时,总会留一些给过冬的鸟雀,于是柿树枝头常有山雀跳跃啄食,鲜红的果肉配着灰蓝的羽翼,那画面鲜活极了。村民们还会把摘下的柿子削皮晾晒,制成柿饼,一串串挂在屋檐下,空气中都飘着甜甜的果香味。
栗树林里一片暗金,毛茸茸的赭褐色栗苞像无数小刺猬缩在枝头,迎着阳光咧开带刺的“嘴巴”,露出玛瑙般晶莹的栗果。周末,孩子们挎着小竹篮,相约去捡拾掉落在地上的栗子,每捡到一个,都会欢笑着呼喊同伴。他们捡拾到的,何止是回家让奶奶炒着吃的栗子,更是网络时代乡村孩童的乐趣!城区的步行街上,新炒的栗子在硕大的铁锅里翻滚,裂开的硬壳里露出暖黄色的果肉,那混合着焦糖和木炭的香气,成为这个秋天城市里最诱人的味道。

还有福田河镇的福白菊,清雅脱俗,洁白的花瓣细密如丝,从花蕊向四周舒展,边缘微微卷曲,像少女轻盈的裙摆。一块块梯田里,它们层层叠叠,形成一片层次分明的洁白的花海。霜降前后,菊花开得最盛,带着露水采摘时,指尖沾染的冷香一整天都散不去。除了观赏价值外,福白菊的药用价值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被发掘利用。福白菊加工企业里,层层竹匾铺满了菊朵,工人们动作麻利地翻动着这些白色的精灵,几道工序下来,它们蜷缩成紧实的菊米,仿佛把整个秋天的清气都封存了起来。
秋日里的农人,迎来了一年中最欢喜的时刻。稻穗谦逊地低着头,亲吻着养育它们的举水河扇形平原,每一粒谷子都裹着琥珀般的光泽,沉甸甸地压弯了稻秆,在晨雾中划出一道道绿色的波痕。小型收割机穿行于田野,少顷,一片片稻田完成切割、脱粒、分离和清选。也有老农带着镰刀走进田野,随着“唰唰唰”的声音,稻秆应声而断,稻浪次第倒下,割下的稻子在他们的臂弯中渐渐堆成小山。那收割的声音,清脆悦耳,是丰收时节最动听的乐章。
夕阳西下,打谷场上机器的轰鸣声渐渐停歇。偶尔还能听到零星的连枷声,那是有人在用传统方式脱粒。连枷扬起的谷粒,在暮光中形成金色的尘雾,农人们古铜色的脸上,汗水混着笑容,用袖子擦一把汗又继续干活。新米煮饭的香气从家家户户飘出,夹杂着灶膛里栗木燃烧的味道,还有肉糕、鱼面的鲜香,整个大别山乡村都沉浸在丰饶的暖意里。
夜色漫上山峦,秋月的清辉洒满大地,虫鸣变得稀疏而清脆,为季节的轮回做着明晰的注解。举水河水载着飘落的枫叶潺潺向西南流去,如同捎往冬天的彩色信笺,而大别山的秋日,就在这绚烂与宁静的交织中,在丰收的喜悦、晒秋的斑斓、美食的鲜香里,在邻里间热络的分享中,书写着大地最丰盈、最有烟火气的篇章。
来源|黄冈日报
联系方式|0713-2950324
投稿邮箱|mcswxcb@126.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