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简介
11月正值全国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在上海科普教育基金会、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指导下,上海自然博物馆依托原创绘本《长臂歌王的乐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联合海南大学、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昌江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探访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直播活动,带领公众零距离走进中国独有的海南长臂猿家园。
直播看点
海南长臂猿宣传MV《猿啼雨林吟》
去海南不看海看什么
你知道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吗?作为我国正式成立的首批国家公园,那里是我国分布最集中、类型最多样、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里面丰富、特有的雨林动植物非常值得一观,不仅有板根、巨叶、绞杀、空中花园等雨林奇观,光是海南特有物种就有400多种植物、23种动物。一线科研人员将为你奉上独家国家公园的自然导赏游玩攻略!
霸王岭|图源: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官网
霸王岭树王陆均松和人对比|吴嘉霖 摄
世界上最濒危的长臂猿是谁?
2002年第19届“国际灵长类大会”海南长臂猿被确定为世界极度濒危灵长类第一位。到底有多濒危呢?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海南长臂猿的数量只剩下7-9只,仅存于霸王岭林区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各方都开始行动起来为守护海南长臂猿而努力着,海南长臂猿的数量开始恢复,截止去年数量上升至7群42只。
海南长臂猿|图源: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
海南长臂猿平时生活在树冠层,观察起来颇有难度,有早上“大合唱”的习惯,科学家们通过布设红外相机、自动录音机、人工监测等方式了解这个珍稀物种。现场将为你解读最新研究进展和长臂猿的行为趣事。
《长臂歌王的乐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插画
雨林里有哪些少数民族?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郁郁葱葱的山林里,世居着以黎族、苗族为代表的雨林民族。他们依赖着雨林丰富的自然资源,风俗习惯深受热带雨林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海南热带雨林民族文化。比如黎族和苗族都有的特色祭祀庆典食品三色饭,皆用植物汁液作为天然色素拌在米中制作。
《长臂歌王的乐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插画
直播嘉宾
李萍
李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地相关研究。扎根海南,进行长期海南长臂猿行为监测。首次记录到海南长臂猿有下地行为、有哺乳期抱仔交配行为。
张哲
张哲,海南大学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海南热带雨林植物保育与利用工作,并致力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科学知识普及和自然教育,跨界角色包括自然教育师、科普视频总导演、科普绘本科学审核等。
韩文涛
韩文涛,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宣教科普科信息中心主任,林业助理工程师。长期从事长臂猿智慧监测工作,多次参与央视等电视节目进行海南长臂猿科普。行走的“霸王岭片区自然观察图鉴”。
刘楠
刘楠 ,副研究馆员,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展教中心教育研发部部长、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长臂歌王的乐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图书作者。
还有多位神秘嘉宾现场揭秘!
图书介绍
由上海科技馆和中国中福会出版社共同推出的“带回家的国家公园”系列图画书,立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力图以新颖的故事、幽默的语言、灵动的图画、丰富的互动形式,对我国首批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进行综合性介绍。
在各分册中,每个国家公园由一位儿童主角和一个“AI园宝”组队,生动讲述各国家公园的典型生态结构、珍稀野生动植物、气候水文特点、生态文明历史、科研环保对策等。
该套丛书由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研究员出任总主编,已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云上的旅程:三江源国家公园》:看高原精灵的写真集!
《滚滚喊你来耍哟:大熊猫国家公园》:跟着大熊猫“滚滚”去冒险!
《我们屯里有大猫: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探秘“大猫”野生东北虎的邻居圈!
《长臂歌王的乐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让“早起困难户”们来听听长臂猿的晨间剧场?
《寻找传说之树:武夷山国家公园》:和“小吃货”奇奇同学一起寻找大红袍母树!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是不是马上想获得一套呢
现在购买还有七折优惠哦
-END-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