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颍水河穿行唐县城而过,让小城变得亮丽夺目。记者 张晓峰 摄
风轻云淡,碧空如洗。秋日的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颍水河畔,家住石家庄市行唐县城的赵雪琴正和姐妹们在岸边翩翩起舞。放眼望去,公园里一派热闹景象,有人舒展筋骨做操,有人迎着微风慢跑,还有人悠然地坐在长椅上晒太阳,或是驻足欣赏眼前的美景……市民们在这里尽情享受着一河清水带来的惬意时光。
“这些年颍水河的变化真是太大了!水清了、绿化好了、公园也多了,出家门就是美景。”赵雪琴笑着说。
颍水河是行唐县的母亲河。自20世纪80年代干涸断流后,这里的环境一度变得较为恶劣。近年来,行唐县委、县政府抓住国家对中小河流进行防洪整治的机遇,对颍水河县城段5.6公里进行了综合整治。经过水生态修复和精心打造,如今的颍水河重现了“满城皆水”的美丽景观,成为县城集生态景观、休闲旅游和人文亲水功能于一体的新兴活力景观带。
一条生态的河
秋日的颍水河,碧波荡漾,风景如画。
走在行唐县城的颍水河畔,只见两岸草木郁郁葱葱,清澈的河水宛如一条丝带,蜿蜒曲折地伸向远方。河畅水清的生态环境,吸引了黑鹳、白鹭等野生鸟类在此“安营扎寨”、栖息觅食。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令人心旷神怡。
“近几年,随着颍水河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河里的生物多了,鸟也多了起来。”摄影爱好者陈杰兴奋地说。
近年来,行唐县对颍水河县城段进行综合治理,实施了防洪治理、美化亮化、水生态修复等一系列工程,颍水河水域及沿线村庄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成为行唐又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
“这几年环境越来越好了,我们一家人就喜欢早上沿着河道散步,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呼吸新鲜空气,心情也舒畅极了!”在河畔,居民李先生高兴地分享着环境的可喜变化。
现如今,颍水河从西到东贯穿着大大小小多座公园,有颍水公园、中央公园、春枣园等,宛如一颗颗绿色的宝石,与碧波荡漾的颍水河共同组成一条绿色项链,呈现在市民面前。此外,在颍水公园还建设了篮球场、足球场等运动场地,满足市民的运动健身需求。
每逢节假日和周末,颍水河畔成了游客的“打卡地”。来这里休闲游玩的城乡群众纷至沓来,秀美的水景带给他们满满的惊喜,幸福感和获得感油然而生。
一条发展的河
生命,因水而生;城市,伴水而兴。
“洁净优雅的健身步道,风光旖旎的荷花池……哪儿都是风景。”行唐县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实施颍水河综合整治,不仅还母亲河以秀美容颜,更通过“打造颍水两岸、建设一城三区”大大拉开了城市发展框架。
与此同时,行唐县还坚持“还空间于城市,还绿地于人民,还公共配套服务于社会”的发展理念,坚持拆绿结合、建管结合,积极推进颍水河生态经济文化带项目建设。
为充分发挥颍水河对县城的“拉链效应”,行唐县邀请康旅集团等专家团队对颍水河进行了高标准规划编制。按照“简朴、大气、通透、协调”的思路,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商业商务、体育健身、旅游休闲、生态涵养五大城市功能,构建行唐县经济中心、公共中心、生态智慧中心“三心一体”的“城市中央活力带、生态文化经济走廊”。
格局一变天地宽。现在的颍水河不仅大幅提升了城区防洪能力,更将其打造成居民戏水娱乐、休闲健身、观光旅游的带状滨水公园,极大促进了行唐经济发展,提升了县城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随着颍水河生态经济文化带项目的深入推进,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民乐的愿景将一步步变为现实。
一条文化的河
河流风光秀美,千载文化醉人。
今年4月26日,2025行唐·环颍水河健康跑在该县颍水大街鸣枪开赛。来自北京、天津、山东、山西及河北等五省市的千余名跑者齐聚行唐颍水河畔,共赴一场运动的精彩盛宴。
据介绍,行唐·环颍水河健康跑已连续举办三届,成为行唐人民期待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为让参赛选手在奔跑中感受行唐的城市发展与自然风光,组委会精心设计了赛道路线,并融入文化体验环节。
现如今,行唐县游泳馆、城市客厅、文昌阁、状元桥、颍水公园等多个地标建筑及滨水公园,将颍水河两岸的景点与建筑串珠成线。人们既能欣赏沿河碧波潋滟、绿柳拂堤的美景,又能领略行唐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受城市蝶变焕发出的新活力。
同时,行唐县大力推动文旅融合,配套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充分展示颍水河沿线的特色魅力。“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化颍水河两岸的开发与提升,融入更多文化元素,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增加休闲功能,为市民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行唐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的颍水河,既是流动的风景线,更是传承的文化线。(来源:石家庄日报 记者 刘立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