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洪洞县的天下起了濛濛细雨。原计划从洪洞县去隰县看小西天的,谁知洪洞县没直达隰县的车,需再经霍州去隰县。很想去看网上炒得“热火朝天”的小西天,可天公一直洒水,再加上交通不便,只好作罢。
看不成小西天,那就不能在错过广胜寺了,广胜寺里的飞虹塔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古塔之一,声名显赫,岂能失之交臂?于是,早餐后离开酒店,在西门口乘上21路公交车,去广胜寺游览。
广胜寺始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原名俱庐舍寺,亦称育王塔院,唐时改为广胜寺。广胜寺分上、下两寺,上寺在山顶,下寺在山下,上寺的大部分建筑为明代,下寺的建筑基本上都是元代的。
车行一个多小时,来到广胜寺站。下了车,步行许久,穿过一集市,方才来到广胜寺的侧门。进了门,沿着小路走去,走不远,便看到路边立有一红墙青瓦殿。殿不宏大,略显沧桑,殿檐下的“水神庙”匾额令我一阵兴奋。水神庙里的元代壁画、和上寺弥陀殿里《赵城金藏》,以及飞虹塔是广胜寺里的“三绝”,路过水神庙,岂可不进。
(2025年,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
紧走两步,来到庙前,只见庙门紧闭,一旁还搭着脚手架,门上的“正在修葺,谢绝参观”牌牌,令人顿生失望之感。
看不成水神庙里的唐代壁画,也只能无奈地作罢,怏怏不乐地顶着毛毛细雨,继续前行。
前行不远,来到下寺景区入口处。入口处有一青台基,台基上有一黑色地板砖矮墙,矮墙迎面嵌有“广胜寺”白额,上有一巨型玉雕,台基两边立有玉石旗杆。
(2025年,洪洞县广胜寺下寺景区入口处。)
(2025年,在洪洞县广胜寺。)
进下寺景区门,迎面是绿荫掩映的山门。山门高耸,立在缓坡之上,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穿心式建筑,前后檐加出雨搭,貌似重檐楼阁。山门红墙剥落,没有窗扇,墙正中红门大开,门顶挂“万德周圆”匾。这普普通通的山门也称天王殿,是一座很特别的元代建筑。
(2025年,洪洞县广胜寺天王殿。)
入山门,踩幽径,拾阶上月台,站在下寺的前佛殿前。前佛殿青瓦悬山顶,面阔五间,红墙红柱,无匾无联。拨雨走进殿内,殿内仅两根柱子支撑,梁架施大爬梁承重,形如人字柁站。殿内供千手观音佛,佛像铜铸,直身站立。观音身后立两弟子,殿的山墙两边还供奉有不少菩萨像。
(2025年,洪洞县广胜寺前佛殿。)
寺的后大殿也称后佛殿、大雄宝殿,建于元至大二年,单檐悬山顶,面阔七间,进深四间,红墙高高,红窗高架,三门闭其二,只有中门敞开。来下寺游览的游客极少,再加上细雨飘飘,空落的很是寂寞。
(2025年,洪洞县广胜寺大雄宝殿。)
走进殿内,殿内正中塑三世佛及文殊、普贤二菩萨,四壁皆绘壁画。但壁画曾被盗过,仅残存山墙上部的16平方米,内容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画工精细,色彩富丽,很是珍贵。
(2025年,洪洞县广胜寺大雄宝殿。)
看完大雄宝殿,再去后院看两垛殿,看完两垛殿,折身出下寺,坐区间车绕山而上,去看上寺。路盘山而绕,车盘山而上,水雾濛濛,细雨蒙蒙,车入雾中,如腾云驾雾,如入仙境。
山不高,车行不久,便到山顶。下了车,便立在了上寺的山门前。上寺的山门极为简陋,青砖台基上坐落着青瓦覆顶、青砖斜墙、圆柱高立的一座门楼。门楼不大不阔,仿佛百姓家的院门,红漆大门敞开,门楣上的“广胜寺”黑匾陈旧模糊,门墩上卧着的两个小狮子活泼可爱,门前的垂带踏跺被岁月磨得斑痕累累,门楼后的飞虹塔却“红杏出墙”,高高耸立,难锁秀丽。
(2025年,洪洞县广胜寺上寺山门。)
(2025年,在洪洞县广胜寺。)
踩着水浸浸的台阶迈步移身而上,穿过山门,撞入眼帘的是高高屹立的飞虹塔。
飞虹塔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屹立于山门的正面。立于塔下,仰脸高看:塔八角形,十三层,高47.31米,青砖砌成,各层皆有出檐。塔全身皆用黄、绿、蓝三彩琉璃装饰,塔顶建有铁制法轮,中镶风磨铜塔刹,据说重67.2斤。低头平视;塔下有廊,廊上有檐,檐下有斗拱、倚柱、佛像、菩萨、金刚、花卉、盘龙、鸟兽等各种构件和图案,檐角挂有风铎,微风吹拂,铃声叮咚。可惜天不晴朗,细雨虽歇,却扯起了淡淡的白雾。白雾漫天,笼罩大地,飞虹塔影影绰绰地掩埋在白雾中,似隐似现,时清晰时模糊,更加增添了它的神秘和扑塑迷离。
(2025年,洪洞县广胜寺飞虹塔。)
遥望宝塔,很想入门登塔,看看里面模样,塔顶俯瞰景色。但塔门紧闭,断绝一切遐想非非。据说,塔中空,有踏道翻转,可攀登而上。据说,飞虹塔的设计十分巧妙,清康熙三十四年间,临汾盆地发生八级地震,塔安然无恙。岁月悠悠,飞虹塔能历经沧桑,保存如此完整、精美,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因此被誉为“世界最高的多彩琉璃塔”。
(2025年,洪洞县广胜寺飞虹塔。)
久瞧飞虹塔后,绕塔一周,来到塔后的弥陀殿。弥陀殿元代建筑,单檐歇山式,琉璃瓦覆顶,檐张角翘,似欲飞之鸟。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青砖墙,无窗,红门居中,无匾无联,外貌极为素朴简约。但此殿却以储存《赵城金藏》而闻名天下。
(2025年,洪洞县广胜寺弥陀殿。)
(2025年,在洪洞县广胜寺。)
走进殿内,张目四顾。殿内佛坛上供奉西方三圣,正中为铜铸阿弥陀佛,两侧为泥塑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背后倒坐大肚弥勒佛,袒胸露腹,仰头咧嘴大笑。东壁及扇而墙上满绘壁画,内容为三世佛及诸菩萨。殿西侧陈列着一排高高的红色木柜,个个木柜皆上有铜锁。这红色的木柜曰藏经柜,稀世孤本《赵城金藏》原存放于此,后移交北京图书馆,2017年,首批《赵城金藏》回归广胜寺,不知如今这镇馆之宝是否还藏于这排木柜之中。
(2025年,洪洞县广胜寺弥陀殿。)
看完弥陀殿,越门走入后院。后院青砖铺地,幽深宽阔,两株古柏挺拔院内,其后便是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重建于明景秦三年,单檐悬山式,筒瓦行行,排列整齐,滴水瓦当一排,横切成檐;檐下无斗拱,横枋涂彩,檐柱直立。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前廊后屋,正中檐柱上挂着一副颇赋哲理的楹联:“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 果有因因有果有果有因种甚因结甚果。”殿红门红窗,三门敞开,两窗紧闭。正中大门上悬着一块黢黑大匾,上题“大雄宝殿”,两边抱住上也挂有一副楹联:“金身伟大胸次间纳地包天总是真如妙体 殿宇 深门面前树光塔影无非性海庄严。”殿前立着一座三层黑铁铸成的香炉。
(2025年,洪洞县广胜寺大雄宝殿。)
(2025年,在洪洞县广胜寺。)
殿前驻足,瞧风雨中的大殿丽容秀貌,古柏的虬龙挺拔,读楹联,品滋味,而后跨步入殿。大殿内光线微暗,正中神龛里供奉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像,像均为明代木雕贴金造像,殿东西两山墙砖台上供奉着铸铁十八罗汉。木雕神龛及佛像,或剔透玲珑,或丰满圆润,工艺俱佳。
(2025年,洪洞县广胜寺大雄宝殿。)
(2025年,在洪洞县广胜寺。)
看罢大雄宝殿,绕到后院,后院里是韦陀殿。韦陀殿在建筑学上称垛殿,殿正中供奉着韦驮像,其坐姿威武,形象生动;殿东壁绘有明万历年间的壁画,其构图严谨,钱条流畅,保存完好。
(2025年,洪洞县广胜寺。)
后院为毗卢殿,又称天中天殿。毗卢殿单檐庑殿顶,琉璃镶边屋面。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红墙一道,有门无窗。门六扇双开,门槛低低,门楣上悬竖匾“中天天”,门两边保住上挂楹联一副:“妙相圆融即色即心偏十方而示现 法身常住无来无去历万劫以长存。”
(2025年,洪洞县广胜寺毗卢殿。)
走进殿内,只见迎面供奉毗卢、阿闪、弥陀三佛及胁侍菩萨、护法金刚等像,沿壁木雕龛阁,内供铁铸佛像35尊。四周壁画,以后壁十二圆觉技艺最佳。殿内两山施大爬梁,结构奇特,是元代建筑艺术富有成就的实例。
(2025年,洪洞县广胜寺毗卢殿。)
看完毗卢殿也就逛完了广胜寺,折身而返,再次站在飞虹塔下。飞虹塔依旧笼罩在雾水之中,云遮雾罩,朦朦胧胧,委屈地难以展示雄伟的身姿,华丽的颜容。
(2025年,洪洞县广胜寺飞虹塔。)
据说,飞虹塔与嵩岳寺塔、千寻塔、释迦塔并列为中国四大古塔之一,其琉璃满身,五彩缤纷。朝阳下,霞光辉映,绚丽多彩,伴朝阳冉冉,与日同辉;夕阳里,满身披金,灿灿烁烁,与晚霞竞秀媲美。
(洪洞县广胜寺飞虹塔。)
谢谢你的阅读和欣赏,敬请关注《穿州过府看山西》的下一章节“汾城古建筑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