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考古人和学者认为,高庙文化是伏羲文化之根,我们认为皂市文化遗址是伏羲部族走下高山,走出大本营去到澧阳平原后的第一站。29日下午考察完皂市遗址后,由于天色已晚,晚上住在了慈利县城。30号晨6:30起床,早餐后8点钟上高速,我们前往洪江高庙,一路高速,下了高速有一段二十多公里国道,中午12点半到达高庙遗址。记得上一次到高庙考察是在七、八年前,在老领导宋周寿先生带领下到高庙考察。当时怀化洪江的数十位历史文化爱好者一起在高庙齐聚,共同探讨高庙文化源流。这一次,我们到高庙遗址面貌一新,高庙遗址公园规划的很好,修建的也很棒。
高庙遗址
高庙博物馆是一个新建的圆形博物馆。刚刚开始接待游客,高庙博物馆陈设了大量高庙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玉器,还有动物的骨骼等等。
高庙遗址出土白陶
庙遗址出土最有名的是白陶,而且上面的刻文符号与其它众多地方的陶器不一样,被认为是伏羲文化的代表性符号,高庙白陶的传播很广,其传播路线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这一支部族的迁徙路径。考古专家和不少学者都认为这里是伏羲的文化的根或者说是源头,我们认为从一万年以来,桂林和怀化的先民父系的染色体都是O2,他们的迁徙路径主要是向着长江以北迁徙。黄河中下游都有伏羲部族的后裔,所以有很多伏羲女娲的传说。伏羲太昊同根同源不同支,分为两大支。一支从南阳盆地向秦岭南北创造了老官台文化,一支从南阳盆地东北豁口向中原迁徙,部分顺着淮河上游迁到皖北苏北鲁中南地区。
伏羲太昊两兄弟部族
高庙遗址
从高庙遗址出土的器物来看,我们认为,这里是伏羲文化的一个早期集成点,早期集大成者。我们还认为,他们更早的源头是在巴基斯坦南部的梅尔加赫遗址。那个遗址的起始年代比高庙遗址早三四千年,是在距今1.2万年前。他们从那里迁徙到云贵高原,然后进入到来宾柳州、桂林这一带,其中一支后来到达高庙发展,经过三四千的发展过程,其文明程度发展到当时不同族群最先进的阶段。我们发现,这一部族是吸收继承了先前一个文明的文化基因(随后再讲)。
高庙贝丘遗址
高庙遗址出土石器
高庙文化传播路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