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游完龙虎山,着实有点累,就近在贵溪找了家酒店入住,早早睡下。
2025年10月20号,天气不错,预报为多云。早上起床后我们直接驱车前往望仙谷,60多公里走了2个多小时,高低起伏大,且发卡弯多的盘山公路走起来太耗时。
难得看到一处观景台,回望走过的路 ,蜿蜒曲折,几个折返就攀至山巅。
终于到达了望仙谷景区。景区有很多停车场,入口也有多个。幸运的是,去望仙谷游玩的人多选择半下午去,以观看夜景,所以我们到时停车场车辆不多,可以把车停在入口附近。
刚入园时,感觉这个景区并不像网络上看到的那样震撼。
进入检票口后,沿着溪流右侧拾级而上,
发现溪水是绕过前面的这座山流淌下来的。
不久,高悬在崖壁上的村舍出现在眼前。
有建于崖壁上的栈道自谷底通向这些几乎位于山顶的村舍。
从我们所处的这一侧的栈道向谷底望去,尽管现在是枯水期,谷内水量不大,但仍能看出河谷很宽,丰水期河水冲刷的印记还在。
望仙谷景区设有漂流项目,下图中可以看到特意为漂流者开辟的水道。
这是建在河谷上连接两岸的一座风雨廊桥,“五洋桥”
这是一座连接两岸的石拱桥,“揽月桥”
岸边有不少商铺和饭店,装饰古朴自然。
回望对岸的村舍的确感觉震撼。
不过,走到对岸才发现,其实这里并不像远观时那样,这里依然有很宽的道路。
接近溪流处有老式的水车。
行至高处可见,我们刚刚走过的岸边悬崖上也有错落有致的村舍。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那边是新建的,还没对外开放。哦,原来是这样。
胡氏宗祠,据说是由胡氏后人胡闻富为纪念先祖而建。望仙谷所在乡镇叫望仙乡,因司马懿的老师胡昭在此炼丹修道并羽化成仙而得名。胡氏宗祠也承载着当地关于胡昭的历史文化记忆。
居然在这边街道上发现了一处景观水塘。
这些悬挂着的木桶是做什么用的,仅仅是为了装饰?
这个砖墙很漂亮。
这座木制的牌楼看上去年代久远,上书“双寿承恩”。
街道上建有一座木质的亭子,上书“若谷”。
经过亭子后是一条颇陡的街道,两旁及上方悬挂着大量的灯笼。细看灯笼上还有字,写有某某镇、某某村,我猜应该是望仙乡所属的上饶市下辖的各行政单位吧。
走过这段陡坡,来到一处叫做“万三书舍”的院落前,只见门楼的顶端写有“圣旨”。据介绍,其名“万三”既喻藏书万卷、育才无数,亦取孔子“三人行必有师”之教,寄寓虚心向学之意。
入内发现,现在的“万三书舍”化身一个免费的小型博物馆,馆内“从衣冠南渡到黄金水道,追溯江西人文源起;从古代书院到文房四宝,窥见江西文化脉络。”
博物馆布设独具特色,很是让人眼前一亮。
望仙谷景色优美,但游览需要相当的体力。
村子内衣食住行一应俱全。
街上有不少古建筑,很适合打卡拍照。
有不少女士身着古装漫步于大街小巷。
像这种风雨廊桥也颇具古韵。
错落有致的庭院、小广场也别有韵味。
无论你喜欢乡野风光
农舍野趣
追逐时尚
偏爱小巷一隅
老式木屋
奇窄古弄
古旧作坊
风雨廊桥,
你都能在望仙谷找到合适的场景。
快到谷底时,我突然想起,山顶上还有没有看过的围屋。
于是鼓足勇气又向山上爬去。
过后想想,真有点佩服自己的耐力。沿着悬崖栈道,居然一气儿爬上了山顶。
这就是从高处看到的围屋。
它现在周边几乎全是商铺,能看到不少老外在此就餐,可见他们也很喜欢这里。
看完围屋,不想走回头路,于是沿着公路向停车场走去。抬眼望去居然有一个小型的三叠泉,哈哈!
公路边的望仙谷,围屋就在这座山上。
从我的经验看,望仙谷最好的游览顺序似乎应该从围屋这边开始,逐渐下行,然后回到原点。而我是从山脚下开始游览的,爬上去两次,有点累。
#我的旅行日记##旅行##我要上头条#@头条本地通@头条旅游@头条带你游中国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开心南湖游记
我将与您分享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让您足不出户也能与我一起畅游神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