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发现团乘坐高铁看粤东,谈论最多的是高铁,体会最深的也是高铁,高铁给经济圈带来了巨大的“虹吸效应”,成为助推粤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
高铁带旺文旅升级
梅汕、广汕高铁的开通,使汕头这个高铁末梢城市,融入了全国高铁网。这给一水之隔的南澳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文旅升级”带来巨大动力。
10月29日下午,发现团从汕头站出发,途经南澳大桥。南澳大桥是广东省第一座跨海大桥,全长11公里,于2015年1月1日正式通车。南澳大桥的建成大大缩短了跨海时间。
南澳岛,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于2004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南澳岛素有“粤东屏障,闽粤咽喉”之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其旅游资源突出、山奇海胜、风光旖旎、遗迹众多,山、海、史、岛等元素共同塑造了南澳层次丰富的旅游资源。
高铁的开通,使南澳的旅游业“如虎添翼”。以前长途游客需要先飞抵揭阳潮汕机场,再辗转近2小时车程到汕头,最后才能上岛,流程繁琐。
现在,高铁网络将南澳岛的“入口”——汕头站,直接接入了全国高铁网。这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游客可以实现真正的“周末游”。
从湖南、湖北、江西乃至华东地区来的游客,可以乘坐高铁直达汕头,大大降低了时间成本和出行难度。
南澳县文旅局局长吴泽川说:“过去南澳岛的游客主要来自潮汕本地、珠三角和福建省。高铁的开通带动游客涌入,实现量级跃升与结构变化,客源地极大扩展,南澳旅游的潜在客源市场呈几何级数增长。”
坐高铁到南澳看海、品海鲜美食,成为大湾区的一种时尚。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累计入岛924.39万人次,同比增加11.4%;累计旅游综合收入约39.02亿元,同比增加20.24%。
大洋网记者谢文辉表示,高铁激活海岛潜力,实现量级跃升,蓝色海湾越来越受到热捧。
在红色故都梅州市,高铁使这里的红色基因旅游“大放异彩”。梅州是全国著名的长寿之乡、柚子之乡、足球之乡,是叶剑英元帅故里。历史上,这里打响了闻名军史的三河坝战役,创立了广东唯一一支军级建制的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开辟了著名的“中央红色交通线”,现存509处革命遗址。
高铁+红色旅游,使梅州革命老区不再边远,成为广大游客触手可及的红色记忆。梅州市文旅局副局长李俊培说:“高铁使梅州的红色资源串珠成链,乘坐高铁,你可以在叶剑英纪念园、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等‘梅州红十景’触摸红色记忆,接受革命教育,还可以领略‘梅州十大必打卡景区’‘梅州文十景’蕴藏的动人风光和千年客韵。”2024年以来,梅州举办“‘梅’好时光”文旅品牌系列活动,坐高铁游梅州成为众多游客的热门选择。
数据最有说服力。据测算,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接待游客912.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2%和11.6%。
高铁促进产业转移
高铁的开通,最显著的作用是极大压缩了时空距离,使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多向“高效运转”,为产业转移、聚集带来新机遇。
10月30日,发现团来到汕头市澄海区宏腾商务展览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集玩具展览展示、业界资源整合、网络技术开发等服务于一体的多元化企业,是澄海第一家线上玩具展厅类服务企业。六层楼摆放着琳琅满目的玩具,让人应接不暇。
公司副总经理李超告诉记者:“宏腾在展参展商共7000多家,合作的专业采购商5000多家,在展参展产品超过60万款,目前数据库中的产品约520万款,产品远销全球169个国家和地区。”
“世界玩具看中国,中国玩具看澄海”,澄海已成为中外闻名的“玩具礼品之都”,玩具经营总单位超6万家,包揽全球33%产能,产出全国近50%的塑料玩具。澄海还是中国工艺毛衫名城,年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3%。
高铁的开通,使澄海的产品通达全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李超说:“高铁提高了我们服务国内采购商的效率。过去,华南、华中地区的客户来选品,来回可能需要2天。现在,得益于直达南昌、长沙、武汉等地的高铁,他们当天就能抵达我们展厅,多出半天的时间可深入了解数万款产品。订单响应时间也从以前的3天缩短到1天,我们和客户的合作黏性明显强了。 高铁大大提升了我们对全球客商的吸引力,我们每年接待8000批次来自全球的采购商。”
高铁加速了农产品的热销。南澳的海产品、潮汕的牛肉丸、狮头鹅等特色农产品,借助高铁的快速物流通道,更快、更新鲜送达大湾区市场,通过高铁快运直达全国。
高铁助力民众打卡
在梅州西站,前来打卡的旅客络绎不绝。梅龙、梅汕两条高铁在此交会,旅客可以“零距离”换乘。
梅龙高铁的开通,使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突破16万公里,高铁里程达到近4.6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成为载入史册的里程碑。
梅州西站副站长刘轶说:“高铁开通,使梅州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2小时经济圈’,梅州至广州、深圳最快旅行时间缩短至1.5小时,民众可以来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梅州西站优化进站流程、加开安检通道,将旅客平均进站时间压缩至8分钟。积极打造‘客都’服务品牌,为重点旅客提供‘一对一’贴心服务。”
梅龙高铁开通一年,累计到发旅客突破800万人次,日均到发旅客超2.1万人次,单日最高开行动车组列车达64列。
梅州市工商联常委、梅州市福建商会会长刘锦麟说:“我每周至少有一次往返梅州与厦门,得益高铁开通,以前要6个多小时,现在只需2个半小时,大大方便了出行。高铁不止形成了一条便捷的交通线,更是承载梅州产业发展的经济纽带。”
梅州西站作为区域铁路网重要枢纽,不仅有力支撑梅州“融湾入海”战略实施,更成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致富线”。2025年上半年,梅州市GDP增速位居全省首位。
中国交通报记者李源源说:“粤东高铁如时代椽笔,重新绘制了区域发展的经纬,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注入澎湃动能,成为粤东腾飞的强劲引擎。”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图:记者 罗肆安 袁也 通讯员 周绪文 林灿佳 蒋赛 孔曦誉 陈瑾 翟现亭 罗春晓
编辑:刘涵
审核:赵岳 徐媛
监制:曾佳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