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8时,延庆南山环线三期道路正式开通试运行。这条串联延庆东西的重要通道,历经近3年建设提前2个月完工,精准补上延庆平原地区大环线的最后一块关键拼图,串联起八达岭长城、柳沟民俗村、永宁古城等热门旅游地,为京北地区再添一条19.8公里的自驾、骑行路线。
作为延庆区“三横五纵”公路网骨架与百里骑行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山环线三期项目于2023年3月正式开工,路线整体自西向东延伸,起点接南山环线一期工程终点,终点至昌赤路新线,全长约19.8公里。
该道路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为双向两车道,直接惠及延庆区大榆树、井庄、永宁三个乡镇。全线设桥梁19座、隧道2座,不仅串联起多个热门旅游地,还与康张路、古龙路、香龙路、昌赤路构成浅山区环线公路,并协同G6、G7、京礼高速及G234国道,进一步完善延庆区公路骨架网,显著提升区域路网通达性。
建设过程中,施工团队直面多重技术挑战,在关键工程上实现突破。其中,西灰岭隧道位于永宁镇与井庄镇山体交会处,全长762米,采用双向车道设计并划分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因隧道进口地处山腰、视野开阔可远眺松山,项目方特意在此设置观景平台,为市民游客提供休息与打卡点位。
东红山隧道全长968米,三分之一掘进路线处于不良地质区域。为保障安全施工,项目团队创新采用三维成像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如同为隧道装上“CT扫描仪”,最终在2024年寒冬实现安全贯通。
上跨大秦铁路立交桥是项目关键节点。作为国家“西煤东运”战略通道,大秦铁路行车密度大、运量高,施工团队采用“先建后转”工艺,以2×59米T构上跨铁路,桥梁总重量达7000吨,顺时针转体85度。通过全站仪与激光跟踪仪实现毫米级控制,最终误差控制在5毫米以内,展现高超施工技艺。全长962米的大秦铁路分离式立交桥则采用架桥机架设预制箱梁工艺,该设备适配山区环境,具备自重轻、安装灵活等优势,如今站在桥上,可同时望见铁路列车、国道车流与远山美景,形成独特交通景观。
南山环线三期不仅是交通通道,更实现了公路与科技、文旅、生态的深度融合。科技领域,东红山隧道与西灰岭隧道配备智能巡检机器人,具备无人化巡检、消防预警、安防联控等功能,全面提升隧道安全等级;文旅领域,按百里骑行专线标准建设,设置硬路肩,在10个主要路口采用彩色铺装,完善旅游标志标线与骑行提示牌,增设骑行主题雕塑,并在井庄镇部分路段加装路灯;生态领域,践行“零弃方”理念,将28万立方米隧道出土转化为路基填料,建设观景平台与停车港湾,在隧道出入口种植3000多株乡土植物,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与生态保护双赢。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