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是一座城市的气质,也是一种可以转化为消费动能的经济业态。郫都这片以豆瓣酱闻名的土地,如今凭借前瞻性的规划与创新的实践,将婚恋产业与公共服务、文化旅游、在地资源紧密结合,成功蝶变为吸引八方新人与游客的“婚恋经济新高地”。这不仅是一次产业功能的转型,更是一场关于城市吸引力、幸福产业内涵与消费新场景的全面探索。
公共服务破圈
从“办事窗口”到“浪漫地标”
“在这里领证,既有红本本的正式,又有绿水青山的浪漫,比在政务大厅有意义多了!”刚在蝴蝶村百合亭婚恋中心完成登记的新人李女士,脸上满是幸福。这一幕,正是郫都打破公共服务与文旅产业边界的生动缩影。
郫都将“公共服务提质”与“文旅资源活化”相结合,在蝴蝶村核心区域打造了百合亭婚恋中心。这座以“百合”为设计灵感的建筑,内部设置了等候厅、登记厅、婚姻家庭辅导室、母婴室、颁证大厅等功能区,还配套有婚庆策划、婚纱摄影、礼服定制、婚车租赁等项目。成功地将婚姻登记从单纯的“功能服务”转型升级为一张闪亮的“浪漫名片”。据统计,截至目前,百合亭婚恋中心已成功接待超过2000对新人前来登记。
公共服务与文旅产业的这场“联姻”,不仅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更让蝴蝶村从“乡村聚落”升级为“城市浪漫名片”,为郫都婚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链条延伸
从“单一节点”到“全景生态”
一对新人的“浪漫消费”远不止于领证,从婚宴举办、住宿宴请到婚纱摄影,背后是一条完整的消费链条。为此,蝴蝶村围绕“婚恋”核心需求,精准布局产业载体,推动婚恋经济从“单点发力”向“全链赋能”转型。
走进浪漫的蝴蝶村,沿着爱情的时序,一系列特色载体拔地而起:星月堂·婚宴会馆,为新人提供风格多样的庆典场地;莳花渡·邸阅疗愈民宿,将住宿体验与浪漫氛围无缝衔接,成为蜜月之旅或亲友观礼的理想下榻之所;春光里商业街,既能感受川西民俗风情,又能大快朵颐,满足味蕾与精神的双重需求。
这种全景式的产业布局,彻底改变了过去婚庆服务分散、衔接不便的局面。新人可以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完成从登记、拍照、宴请到住宿、游玩等诸多环节,极大地提升了便利性与体验感。更重要的是,它成功激活了“美丽经济”的消费链,餐饮、住宿、交通、零售、文旅等多个行业被有效串联,形成强大的消费拉动效应。
市场给予了热烈回应。截至目前,蝴蝶村内的商业街、主题酒店、婚礼堂、停车场等配套业态营收已超过1000万元,而婚宴销售金额更是高达740余万元。这种“以婚恋带消费,以消费促增收”的模式,不仅带动了蝴蝶村的经济发展,更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周边村民通过在婚宴馆、酒店、商业街务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真正让“浪漫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富民经济”。
消费体验融合
从“婚恋服务”到“全域引流”的升级
郫都的婚恋经济并未局限于“服务新人”,而是以“浪漫”为纽带,将婚恋消费与乡村文旅、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全民可参与、四季有活动”的消费场景,实现从“精准服务新人”到“全域吸引游客”的升级。
在餐饮配套方面,郫都区积极培育和引入具有本土特色与时尚调性的品牌。无论是名称俏皮的“夏儿与雀儿”咖啡馆,还是格调温馨的“蕊禧上”茶饮,或是扎根地方、玩出新花样的“郫大头”土豆品牌,都为新人及游客提供了别具一格的婚礼茶歇、伴手礼或日常休闲的新选择。这些品牌不仅丰富了消费场景,其本身也成为了郫都时尚、创新形象的一部分。截至目前,这些创新产品的营收已达约20万元。
活动的策划更是营造氛围、吸引人流的关键。郫都区充分利用蝴蝶村的自然风光与田园特质,精心打造了一系列贯穿全年的主题节庆活动:“粽情蝶舞”融合传统节日与浪漫元素;“田园菜花节”展现乡村野趣与磅礴花海;“花神周”则赋予花卉更深的文化与浪漫寓意。这些活动不仅为新人提供了绝佳的拍摄背景和婚礼主题,更吸引了广大市民和游客前来观光互动。累计超过30万人次的游客量,充分印证了“婚恋+文旅”模式的强大磁吸效应。
构建婚恋全产业链,夯实了经济的厚度;推动文化、消费与婚恋的融合,拓展了产业的广度。这种将“浪漫需求”与“乡村振兴”“城市品牌”深度绑定的发展模式,让“浪漫”成为郫都这座城市的独特标签,“经济”与“幸福”在这片土地上共同生长。
记者 何曼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