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桥、木梁桥、吊桥、石拱桥、钢桁桥……行走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各类桥梁随处可见。据云龙县文化和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云龙县境内有各种类型的桥近百座,其中,位于澜沧江支流沘江及沘江支流的沘江古桥梁群,有37座古桥,于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桥数量冠绝云南,云龙也因此被称为“世界桥梁艺术博物馆”。
云龙县的铁链吊桥。
云龙为啥会有这么多古桥?
云龙地处横断山脉南端,这里山高谷深、河流众多,自古以来,桥都是江河两岸居民维系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同时,古代的云龙,还分布有盐井和银矿,这些古桥,也成为承载滇西盐马古道货物畅通的重要贸易通道。
云龙县的石拱桥。
云龙的古桥中,藤桥无疑是最为古老的桥梁类型,当地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藤桥出现。藤桥建造材料主要是藤条,用藤条拧成两根长绳,平行系在河两岸的大树上,在藤绳上吊起一张用藤条缠结成的大网,再在网底穿进一根长木板作为桥面。目前,云龙县沘江古桥梁群中还保存有5座藤桥,成为研究云龙及滇西古代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物证。
云龙县的藤桥。
云龙县的藤桥。
木梁桥是云龙桥梁中最具特色的古桥,37座沘江古桥梁群中,有15座是木梁桥。这些木梁桥在云龙发展过程中,通过与其他桥类元素融合,在云龙逐渐形成了木柱木梁桥、石柱石墩木梁桥、石拱木梁桥等种类。因木梁桥上建有可供避雨的桥廊,故又被称为廊桥或风雨桥。
云龙县的木梁桥。
云龙县的木梁桥。
一座座古桥飞跨江河,穿越时空,承载着历史记忆。云龙古桥中的木梁桥、石拱桥等,融汇了汉族地区的桥梁建筑风格,不仅为河沿岸各民族的交流往来提供便利,更促进了各民族民心相通,成为云龙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见证。
云龙县的木梁桥。
值得一提的是,云龙的桥,还是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物证。抗战时期,在滇缅公路云龙段,相继修建了功果桥(钢索吊桥)和小铁桥(钢桁桥),这些桥成为滇西抗战的生命大通道。其中,功果桥曾先后被日军轰炸10余次,一次次都被军民抢修贯通,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云龙县的钢索吊桥——功果桥。
云龙县的钢桁桥。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编辑:姜蕾
审核:钟玲
终审:王一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