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塔映三湾 一馆藏千年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的漕运传奇与时空漫游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集运河文物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于一体,全方位展现大运河历史文化,被誉为中国大运河“百科全书”,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这次到扬州出差,作为红色旅游景点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参观的行程之一。经过网上预约,我们开启了这场探秘之旅。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大运河博物馆宛如一艘即将扬帆起航的巨型船只,停泊在运河之畔,那高高扬起的风帆元素,更是为它增添了几分灵动与飘逸之感,仿佛在诉说着大运河千年的航运故事。
步入展厅,一件件文物映入眼帘。因为我去过北京故宫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荆州博物馆等多个博物馆,出土文物见多了,所以只是走马观花逛一逛,偶尔碰到感兴趣的才驻足凑近看一看。
信步走进“运河上的舟楫”展馆,不由眼睛一亮,我仿佛置身于一个舟楫的世界:一艘艘精致的船只模型整齐地陈列在展柜中,它们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每一艘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记忆,静静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航运历史。
各种造型的舟楫模型
渔船模型造型简约,船体呈流线型,船头微微翘起,船尾设有简易的舵,看似简陋,却凝聚着渔民们对生活的期望与智慧。
装饰精美的苏州篷船宛如一位优雅的江南女子,船身雕刻着精美的花纹,门窗镂空,细腻的工艺令人赞叹不已。篷顶用竹篾编制而成,既遮阳又挡雨,充满了江南水乡的韵味。苏州篷船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江南文化的象征。
隋代龙舟与翔螭舟模型
潞河漕船船身宽阔,展示出一种沉稳大气的风范,在古代主要负责运输粮食等物资。细细回味,我仿佛看到了当年运河上船工们齐心协力,喊着号子奋力划桨,漕船往来如织的繁忙景象 。
而最让我震撼的,当属那艘康熙座船模型,船身雕刻着精美的龙纹图案,栩栩如生,彰显着皇家的尊贵地位。船舱内部设施齐全,布局合理,不仅有舒适的起居空间,还有宽敞的议事大厅,尽显皇家的威严与奢华。
康熙座船模型
我不禁为古人的智慧和技艺所折服,在当时艰苦条件下,他们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制造出了如此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船只。它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运河这条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永恒的光芒。
让我流连的另一个展馆是“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一走进展馆就像被施了时空穿越的魔法,瞬间置身于古代大运河沿线繁华的城镇之中,浓厚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令人陶醉其中。
整个展厅以“城市历史景观再现”的独特模式,精心打造出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真实感的空间,让我能够全身心地沉浸其中,与历史来一场亲密的互动。
旱街之上,青石板路蜿蜒向前,两侧商铺鳞次栉比,一步一景皆是旧时风华。
最先映入眼帘的“临波阁”,飞檐翘角映着天光,仿佛仍能看见昔日行人歇脚、商贾低声议事的身影,南来北往的信息在此交汇,织就运河边的商业脉络。
灯火通明的旱街
不远处的 “五福居” 透着暖意,门楣上的 “五福” 二字寄寓着对商旅的美好祝愿,想象着风尘仆仆的旅人在此歇脚、饱腹,便觉这古街多了几分烟火温情。
“珠翠阁”的橱窗里,珠宝玉器流光溢彩,借着运河漕运的便利,各地珍宝汇聚于此,每一件都诉说着南北物资流通的传奇。
转角处的“藏月扇铺”飘出淡淡的竹香,这里的扬州折扇是文人雅士的挚爱,扇面上的山水花鸟雅致灵动,仿佛能看见长衫文人手持折扇,在街上缓步吟诗的模样。
往前走,“遇仙正店”的酒旗在微风中轻扬,作为宋代官方许可的酒坊,虽不闻昔日的喧嚣酒令,但透过古朴的门窗,仍能想见当年宾客满座、酒香四溢的盛景。
隔壁的“兴堂”香料铺,“刘家上色沉檀拣香”的招牌依稀可见,空气中似有若无的馥郁香气,让人恍惚间穿越回那个香料盛行的年代。
庆春茶楼
“庆春茶楼”里,茶客们品茗闲谈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茶汤的醇厚与市井的热闹交织,构成运河边最鲜活的生活图景。
盐商会馆
“盐商会馆”与“盐运使司”气势恢宏,彰显着扬州盐业的鼎盛地位。盐商会馆是盐商议事的核心之地,青砖黛瓦间透着商业巨头的气派;相邻的盐运使司则是官方管理机构,保障着盐业贸易的有序运转,二者相辅相成,见证了运河漕运对扬州经济的深远影响。
而百年老字号“谢馥春香粉铺”,则以独特的工艺制作化妆品,借着运河之便远销四方,成为运河贸易中一抹温婉的亮色。
谢馥春香粉铺
穿过旱街,水街的景致骤然切换,江南水乡的韵味扑面而来。全息投影在墙面上流转,古运河上商船往来、纤夫号子隐约可闻的繁忙景象重现眼前,虚实交织间,仿佛真的置身于当年的运河之上。
水街虚实街景
小桥流水映着粉墙黛瓦,岸边芦苇摇曳、莲花绽放,清新的水汽夹杂着草木清香,沁人心脾。两旁的商铺与巨幅壁画无缝衔接,真假难辨,让人不自觉地放慢脚步,生怕惊扰了这画中的景致。
水街游人
漫步水街,脚下流水潺潺,身旁画舫凌波,每一处细节都透着江南的婉约。商铺里的手艺人专注地制作着传统工艺品,壁画中的古人与游人擦肩而过,时空的界限在此刻变得模糊。旱街的市井繁华与水街的灵秀温婉相互映衬,实景化的呈现让大运河街肆彻底“复活”。
脑海中回荡着街肆的喧嚣与流水的低语,从街肆印象展馆出来,突然听到一阵悦耳的音乐声,原来这里是一处“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馆”。
光影流转间,扬州文峰塔的剪影率先映入眼帘。青砖黛瓦在朦胧光影中若隐若现,塔铃轻响似有若无,那清脆的声响仿佛穿越了千百年的风霜,悄悄诉说着这座运河古城曾经的繁盛过往。我伫立良久,仿佛能看见昔日商船沿运河驶来,文峰塔下人声鼎沸的热闹景象。
扬州文峰塔影像
转身之际,泰安戴村坝的壮阔身姿骤然铺展在眼前。全息光影勾勒出堤坝如巨龙卧波的雄姿,拦截汶水的磅礴气势栩栩如生,浪花翻滚的动态效果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河水奔涌的力量。这一刻,我真切读懂了古人治水的智慧与魄力,那凝结在堤坝中的工匠精神,在光影中愈发清晰动人。
泰安戴村坝影像
尚未从戴村坝的雄浑中回过神,沧州白洋淀的浩渺波光已荡漾开来。芦苇在虚拟的风中轻轻摇曳,水鸟舒展翅膀翩跹而过,粉色的莲花亭亭玉立,氤氲的水汽仿佛透过光影扑面而来。这般清新雅致的风光,美得令人沉醉,让人瞬间忘却尘世烦扰,只愿沉浸在这运河边的诗意景致里。
沧州白洋淀影像
随着游览动线推进,天津三岔河口的画面跃然眼前。悠悠旋转的摩天轮与穿梭的船只相映成趣,现代都市的活力与运河的古朴韵味在此交融,勾勒出运河沿线多样的自然与人文风光。从南到北,从古朴到现代,运河如一条纽带,串联起不同地域的独特风情。
天津三岔河口影像
好像读懂了我意犹未尽的心思,又一放映厅吸引了我的目光。
“繁荣京华——汴河通畅”的图景在眼前徐徐铺陈。 商船如织、漕运繁忙,两岸酒旗招展、人声鼎沸,全息技术还原的市井喧嚣仿佛就在耳畔;往来的行人、叫卖的商贩、停泊的船只,每一个细节都生动鲜活,让人真切感受到大运河曾经的蓬勃活力。我仿佛化身古时的旅人,行走在汴河岸边,亲历着运河带来的商业繁荣。
“繁荣京华——汴河通畅”影像
而“南北交融——一统天下”的影像,则将沿线城镇风貌交织叠加。不同地域的建筑、服饰、饮食文化在画面中碰撞融合,展现出大运河促进文化融合、凝聚国家认同的深厚力量。从南方的温婉到北方的豪迈,从江南的水乡到中原的腹地,运河不仅滋养了两岸生灵,更塑造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南北交融——一统天下”影像
画面定格在博物馆的穹顶之下,所有全息光影汇聚成一条奔腾的运河巨龙,在头顶盘旋飞舞。灯光亮起的瞬间,心中满是震撼与感动。这场光影盛宴,不仅是对运河沿途风光的全景呈现,更是对大运河承载的历史记忆、文化精神的深情礼赞。
走出展馆,登上博物馆的楼顶,清风裹挟着江南的温润扑面而来。
极目远眺,蜿蜒的古运河如一条碧绿丝带,穿城而过,载着游船缓缓流淌,两岸的绿树与白墙黛瓦相映成趣,勾勒出江南独有的温婉画卷。城市天际线错落有致,高楼与古寺塔影遥遥相望,古今风情在此刻无缝衔接。
大运塔
近处,博物馆的飞檐翘角与现代建筑线条巧妙融合,标志性建筑大运塔与博物馆融为一体,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耳畔偶尔传来运河上的汽笛声与楼下游客的轻声笑语,伴着草木的清香,让人在俯瞰中读懂运河与扬州共生的千年韵味。
2025.10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