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的养生保健意识也明显提高了,许多人没事了就会去爬爬山,或者是徒步一下。
最近我也加入了小区的一个徒步团队,每周都会去周边的山上转一转。就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在我们南方这边,很多的山上的大石头,往往下面会放很多的小木棍。
往往都是在一些很大的斜倚的巨石下,总插着几根或粗或细的小木棍,像给沉甸甸的石头支起了“拐杖”。这些木棍长短不一,有的崭新笔直,有的早已被压得弯曲变形,却在山石间撑起了一片耐人寻味的天地。
有人说这是孩童的恶作剧,有人称是古人的智慧,为何会有人这样做,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大家是不是也曾在山上见过?
关于这石头下面放木棍的说法,我们这些徒步的队员们也讨论过,发现这不同的地方还有不同的说法。首先,这种棍子可不是一般的棍子,它们也叫“撑山棍”,或者是“支山棍”。
比如有个队友是湖北的,他就跟我们说,在他们当地这根小棍子是有大说法的。老人们说这是“借石撑腰”。当地百姓相信,山巅的巨石是山神的化身,撑一根木棍在石下,就像给山神递了根“腰杆”,山神便会反过来护佑自己腰骨硬朗,远离病痛。
尤其对常年在山间劳作的人来说,腰力是谋生的根本,每逢上山劳作,总会寻根结实的木棍塞进石缝,既是祈福,也是对生活的朴素期盼。
甚至还有着“木棍支山,腿脚不酸”的说法,认为这山上的石头下面放几根木棍,这样爬山就腿脚不酸了。其实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在用木棍支山的时候,腿脚得到了休息,并且再加上心里作用,所以腿脚不酸了。
而在闽粤的一些村落,这木棍又成了“还愿的信物”。相传若是有人在山中遇了险,比如躲过滚落的碎石,或是在迷雾中找到了出路,便会认为是山石显灵。
事后特意带着木棍来“报恩”,将木棍撑在石下,意为“替山石分担重量”,以此偿还这份“救命之恩”。久而久之,石下的木棍越积越多,成了山民与自然之间无声的约定。
还有一些地方则说,这是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古人相信山上也有山神的,而这些木棍就相当于是香,竖几根木棍在石头下面,就相当于是给山神烧香祭拜了,表达了对山神,以及大自然的敬畏。
当然了,也有一些人认为这个就是恶作剧。他们认为,这是一些人在石头下歇脚时,因为无聊了做的事情。
山村里的孩子进山放牛、采药时,看到石下密密麻麻的木棍,总忍不住也找一根插上。
对他们来说,这不是什么严肃的仪式,更像一场与大山的游戏——看着自己插的木棍能顶住石头,便会生出小小的成就感,还会和伙伴比谁的木棍更“结实”。后来的人见了,也跟着依样画葫芦,一来二去,便成了代代相传的“跟风”趣事。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小编认为也是非常有道理的,一个年长的队员说,这些木棍里,还藏着古人观山识险的生存智慧。
南方山区多岩石山体,常年受雨水冲刷和地壳运动影响,山石难免有松动的可能。古人没有精密的监测仪器,便想出了用木棍“监测”山石的法子:
在石缝中插一根刚好顶住石头的木棍,若是山石有细微的移动,木棍要么被压断,要么会偏离原来的位置。山民们每次路过,只需看一眼木棍是否完好,便能判断山石是否安全,避开潜在的危险。
小编认为这种说法还是很有道理的,毕竟这南方的山区,如果去山里干活了,一般都是在有岩石的地方歇息,一来是避风遮雨,二来是方便坐下歇息。
当然了,各地的说法不同,在你的家乡又有什么说法呢?也欢迎大家分享和补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