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城区的街巷之中,遍布着一座座有温度的图书馆。它们有的在胡同深处,有的与咖啡香共居,有的夜晚仍灯火通明。从永外的社区“文化客厅”,到角楼下的“书香地标”,再到能“夜读”的朝阳门图书馆,东城区的阅读空间早已不只是借书的地方——它们正在成为城市生活最柔软的文化底色。
01
永外街道图书馆(2016年)
东城区永外街道图书馆是一座拥有800余平方米开放空间、藏书4万多册,阅览席位近百个的社区“文化客厅”。作为北京市“一卡通”成员馆,它提供便捷的通借通还服务,并配有自助借还机、数字读报机等现代化设施。图书馆特色鲜明,尤其关注“一老一小”,不仅为小读者打造了温馨的儿童阅览区,还常年围绕传统文化节日及亲子互动,开展如清明诗会、“绘本+手作”、小小图书管理员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年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超200场,真正实现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以丰富的馆藏和充满活力的服务在社区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
02
东总布分馆(2017年)

东总布分馆作为东城区图书馆直属分馆,坐落于东城区建国门街道东总布胡同38号,馆舍建筑面积400平方米,馆藏文献3万册,其中绘本占总馆藏三分之一。涵盖开放书库区、书刊阅读区、数字阅读区及亲子阅读活动区四大核心区域,形成“借阅、阅读、体验、互动”一体化的服务场景。作为总分馆体系社会力量参与试点,开馆以来就将亲子阅读活动作为阅读推广工作的重点和亮点,创立“东小布故事会”低幼亲子阅读品牌。2024年开展故事会、胡同文化讲座等活动360场,服务人次超4万,书刊外借51019册次。
03
王府井书店分馆(2018年)

东城区图书馆与王府井书店携手打造,是北京市首家开在书店里、365天不闭馆的馆店结合示范项目,面积300平方米,馆藏2万多册。这种馆店合作模式,不仅为读者带来前所未有的多元化阅读体验,实现了供需的有效对接,还创新性地推出“您读书 我买单”服务模式,深受社会各界好评。2024年开展自助选书、读书会、讲座、亲子共读活动等近百场,吸引近万人次参与,书刊外借47287册次,以丰富活动形式激发全民阅读热情,让书香弥漫城市每一个角落。
04
角楼图书馆(2018年)

角楼图书馆的实践堪称文旅融合的典范。这座复建于明代左安门角楼的文化空间,以“阅读北京、聆听北京、艺术北京、品味北京”为主题,这座集阅读、展览、讲座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活动空间,紧密围绕文旅融合发展趋势,打造出“体验式、参与式、社群式”的全新场景,成功地将阅读融入城市文脉与群众生活之中,年均举办活动超140场次,吸引6万人次参与,年接待读者突破8万人次。
05
北新桥街道图书馆(2020年)
东城区北新桥街道图书馆位于南颂年胡同3号,是服务周边居民的核心社区公共图书馆。馆内面积200余平方米,馆藏2万多册,涵盖文学、历史、科普等多领域,可充分满足居民多元阅读需求。图书馆重点打造“阅见北新”活动品牌,实行“每月一主题”模式,常态化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具体包括主题读书分享会、非遗技艺传承、健康科普讲座、诗词鉴赏与朗诵、书画作品品鉴、亲子共读会、“银龄数字阅读课”及“胡同文化读书会”等,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年均组织各类活动180余场,到馆人次近万,服务覆盖面广、影响力强。
06
阅想书店分馆(2021年)

东城区图书馆与化学工业出版社共建的“社-店-馆”模式样本,面积150平方米,科普类藏书占比60%。阅想书店开业以来,一场名为“阅想故事会”的公益活动便成了社区的文化“灯塔”,它以“陪伴、共读、互动、分享、引导”为灵魂,连续117期不间断“营业”,从孩童到银发族,从文学迷到科学控,皆因它而聚。这里没有枯燥的说教,只有跨界的碰撞,涵盖文学、艺术、科学、地理、历史等多元主题,为全年龄段读者绘制了一幅生动的知识画卷。
07
语文书店分馆(2022年)
语言文字主题特色馆,面积300平方米,馆藏教辅与典籍近万册。在这里每周都会定期开展“语文讲堂”公益活动,每月举办的“文学沙龙”。针对青少年群体,还精心设计了“古籍修复体验”“汉字演变展览”等互动项目,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传统文化教育变得更加生动鲜活。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实践,分馆年均服务读者3万余人次,借阅量达2.5万册次,真正实现了公共文化资源下沉社区、服务群众的目标。
08
天坛街道图书馆(2023年)

东城区天坛街道图书馆位于永定门内东大街中里1号,毗邻天坛,是街坊身边的“便民阅读驿站”。馆内面积120平方米,馆藏1万多册,涵盖多领域阅读资源,可充分满足周边居民的日常阅读需求,2024年书刊外借39795册次。图书馆打造“和美天坛・书香流传”系列读书会品牌,常态化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同时,馆内融入咖啡元素创新运营模式,搭建全年龄层活动平台,打破传统图书馆刻板印象。
09
朝阳门街道图书馆(2025年)

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图书馆位于大方家胡同38号,设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少儿绘本室等功能区,馆藏2万多册。馆内全年无休,开展读书会、讲座等活动,推出“百人星光・阅读成长”小读者展示、“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及亲子早教课程,丰富阅读体验。暑假闭馆时间延至晚9点,“深夜书房”提供点单式阅读服务,开启“夜读模式”。此外,去年5月与中国盲文图书馆共建东城区首家共享借阅专架,服务残障人士和老年人;今年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盲人智能数字阅读机体验活动,支持个性化操作与网络资源获取,助力“指尖能触 阅读无碍”。
东城区图书馆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构建“1个总馆+3个直属分馆+4个社会合作馆+17个街道分馆+N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总分馆体系,通过联采统编、通借通还、专项经费保障等机制,培育出一批特色鲜明的基层阅读阵地,累计9个基层图书馆与特色阅读空间获评市级“十佳优读空间”,彰显体系化建设的扎实成效。
东城区这些优秀的基层图书馆与特色阅读空间,展现了东城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活力与多样性。它们不仅是静态的阅读场所,更是动态的文化发生器。而东城区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建设,正如一条纽带,将这些散落的“珍珠”串联起来,通过统一的资源调配、标准化的业务管理和网络化的服务平台,形成了覆盖全域、高效协同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未来,东城区图书馆将持续深化总分馆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为书香东城建设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来源:首都图书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