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张皓
90岁高龄的王瑞森老人,近日从内蒙古呼和浩特自驾到深圳参加某平台组织的玩车节,引发车友关注。10月30日,极目新闻记者联系上王老时,他已经到了海南陵水县,准备在这里过个暖冬。23年来,他已自驾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同行的86岁老伴说:“他的车技好,我很放心!”
王瑞森和老伴自驾深圳参加玩车节(来源:受访者提供)
16岁抗美援朝就会开车修车送弹药粮草
1935年出生的王瑞森,今年正好90岁,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16岁时,因为有铁匠和机工的底子,他加入修理班,带着技术成为了一名抗美援朝的支前人员。
“一是小心炸弹埋伏,二得小心特务,最后还得闯过炮火封锁区——各种炸弹、飞机扫射劈头盖脸砸下来!”王老说,有次运粮时敌机空袭投下一颗炸弹,他目测落点离自己约20米,跳车后刚趴下,炸弹就爆了,车轱辘直接被炸开,他当时被震昏了过去,这个冲击波很厉害,到现在耳朵还有后遗症。
王老驾驶中(来源:受访者提供)
“之前从没听姥爷提起过这事,直到国家发了一个纪念奖章我才知道。”王老的外孙女小婷说,姥爷觉得自己只是后勤人员,比不上那些在前线真正打仗的战士,更比不上那些没能回来的人。
23年来自驾带老伴游遍祖国大好河山
退休后,王老一直有自驾游的想法。2003年,年近70岁的他购买了人生的第一台车,实现了自驾游的梦想。
“当年路上开车很拉风,很少遇到别的汽车。”王老说,当年他第一次带老伴自驾游,从呼和浩特出发,去了四川、西藏、青海,近两个月跑了一万六七千公里。
“那时精力也好,一天能开10多个小时。”王老说,如今90岁了,精力差多了,今年10月10日开始,他从北方的呼和浩特自驾到海南,纵穿中国全程近3000公里,最多时一天能开六七个小时。
“去年我重考驾照时,多所驾校担心我上路出事都不敢收。”王老说,后来他去了一个离家比较远的驾校,和那个驾校的校长侃了一个多小时,对方发现他头脑清醒,没有问题,就让他报了名。从科目一到科目四,他都是一遍过。
王老的驾照(来源:受访者提供)
很多人会担心老人开车反应慢,容易出交通事故。王老也坦承,年纪大了确实会有影响,“平时我在市区开得少,有小车乱窜,还要分心看导航,注意力没那么集中了。”
不过,王老说,上一次遇到交通事故,还是在六七年前。当时是在广西河池,下雨路面湿滑,他下坡时没有减速,以五六十公里的时速转弯时,撞到了一辆小客车,赔了对方五六千元。
从那以后,王老开车更加小心了,保持“开慢不开快”的原则,再也没出过什么交通事故,“偶尔会有磕磕碰碰,如果是我的责任就赔钱吧,咱认理。”他说。
王瑞森和老伴的自驾旅游照(来源:受访者提供)
“全国知名的景点,基本去过了。”20多年来,王老自驾游遍祖国大好河山。他说,新疆去过两次,西藏已经去过三次,东北漠河、北极村……先走环境艰苦的地方,怕再老了折腾不动了。
“把车开好”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
23年的自驾游是种什么体验?王老说,他最初的印象是,路非常难走,大部分都是土路,过去的国道就相当于现在的乡道,“路上颠得很,排气管断了,发动机支管裂了,都是常有的事,老伴的脖子都差点给拧了。”
“虽然路不好开,但车少不堵,总的来说自驾游还是很开心。”王老说,如今国家的高速公路遍布,村村通,许多地方甚至都是塆塆通了,都是漂亮的柏油路、水泥路,“想找土路都难了”。
王瑞森和老伴的自驾旅游照(来源:受访者提供)
“家里人都劝我别再上路了,但我还想再开五年。”王老说,22年来,他的座驾只有两辆,从开始的长城赛弗,换成了现在的长城哈弗,都是手动挡,每一辆车都开了10年左右。
“他开车技术很好,坐他开的车,我很放心。”王瑞森的老伴尚婆婆,今年也已86岁高龄,她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这20多年来她一直陪着老伴自驾游,每年至少外出两三次,能够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简直是太开心了!
“姥爷一辈子只有开车这件事算得上是爱好,而且只爱手动挡,有小毛病了会自己修,每年冬天会带着姥姥从呼和浩特开到海南,春天再开回来,中间会一直换路线。”王老的外孙女小婷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担心姥爷的安全,也相信姥爷经历过战场上的严酷锻炼,前方的人等着粮弹,后方的人等着他安全回家,他知道“把车开好”,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