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第32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在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上正式开幕,南沙区林业园林建设发展中心代表参展的以“山海和鸣、律动南沙”为主题南沙展园《南沙蓝·潮我看》荣获“金奖”,并在位于二沙岛的“花城绿美园”展出。
有业界专家表示,南沙展园的成功,在于它实现了从理念到落地的完美闭环,它不仅是南沙区“年轻、活力”城市气质的集中展示,更通过设计、工艺、植物与科普的四位一体融合,为现代园林景观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南沙样本”,奏响了一曲“山与海和鸣,城与潮共涌”的动人乐章。
“创新工艺”诠释山海律动
南沙展园不仅仅是一个观赏花园,更是一个融合了艺术、技术与生态的互动空间,巧妙将城市地标“广州塔”纳入园景,实现了“小展园”与“大湾区”的宏大天际对话,生动具象地表达了南沙“立潮头、托举湾区”的进取姿态。
南沙展园突破传统装置设计思路,“镜面水”用亚克力镜面板实现“城市之眼”效果,景观装置搭建以钢龙骨为支撑打造起伏“山形”与蜿蜒“海浪”骨架,“海浪”花基暗藏LED灯带与种植槽,球灯与雾森系统的搭配更添“山海云雾”意境。
南沙展园坚持“低维护、高适配”原则,优先选用耐盐碱、抗风性强的滨海品种——菊花芦荟节水耐旱、红珊瑚耐盐性突出,搭配矮牵牛(主题花)、月季(南沙区花)等凸显特色,“组团式群落+立体层次”的种植手法,让“山体植被”“花境”“滨海绿植”各成景致。
“互动科普”尽展全运精神
南沙展园以“南沙蓝”为主色调,既强化了湾区核心的地域视觉标识,又与周边绿叶鲜花形成和谐呼应;夜间通过动态灯光勾勒装置轮廓,让“梦幻海湾”的意境在夜间进一步升华,完美契合“绿美广州”中“白天见景、夜晚见灯”的景观营造要求,极大增强了空间的沉浸感与艺术张力。
值得一提的是,南沙展园摒弃了传统的静态观赏模式,通过设置弹弹球等互动设施,精心规划科普流线,将“活力、共享”的全运精神转化为可观、可感、可互动的空间体验。游客在游玩中,便能了解滨海植物的生态智慧,使整个园区成为一本“可行走的生态教科书”。
南沙展园主体装置材料选用纱网与钢龙骨组合,纱网呼应南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兼具文化性与透光性,能呈现丰富的光影效果;钢龙骨采用可回收材质,展览结束后可二次利用,符合绿色低碳理念。
举办时间:第32届园博会(秋季场)于10月30日至12月15日举办,与全运会、灯光节协同联动,打造“白天赏花、夜晚观灯、全天享赛”的城市客厅场景。
参观方式:无需预约,免费观展。
展区:国际大师园、湾区花园、全运花园、花城绿美园共30个展园,以及3个企业高校园和4个特色展园,与15个花艺节点。
地点:涵盖花城广场、临江大道、海心沙、二沙岛等核心地块,总规划面积约15.3公顷。
公共交通指引:乘坐地铁3号线、5号线、12号线或APM线均可抵展区。从珠江新城站、大剧院站、花城大道站、五羊邨站、广州塔站、海心沙站、二沙岛站出发,开启你的园博之旅吧!
导览图:请横屏查看,点击放大。
第32届广州园博会(秋季场)已于今天(10月30日)开幕,为生动展现绿美广州建设成果,让市民游客提前感受园博魅力,本届园博会搭建了全景导览系统。
通过该系统,游客可720°沉浸式观赏湾区花园、全运花园、国际大师园、花城绿美园、企业高校园、秘境花园、竹艺展等特色展园,足不出户便能纵览全园景致,尽赏岭南园林与现代园艺的交融之美。

小南带你看
《武耀南沙》武术专题宣传片热血上线!
德国主流媒体:广州南沙展示中国经济创新力
部分来源:广州园林博览会 文字:谢子亮 通讯员:刘欣 图片:通讯员供图 编辑:叶雅欣 校对:武姣姣 二审:刘嘉欣 终审:李夏同 签发:李立志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nanshanet@126.com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朋友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