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首都园林绿化
金秋送爽,菊香满京城。10月24日,“花开北京・2025北京菊花文化节暨京津冀豫菊花联展”在拥有千年历史的皇家园林——北海公园启幕。本届菊花文化节以“菊韵金秋・多彩京城”为主题,联动京津冀豫四地资源,深度融合古典园林底蕴与现代文化创意,传承弘扬中华传统菊文化,展现首都花园城市建设成果与中华传统花文化的时代魅力。
开幕式上,文化名人纷纷表示祝贺,北海公园标本菊品种传统养殖技法第五代非遗传承人、园艺队菊花班刘宁,详细为大家解锁北海百年菊花的传承密码。东四街道“花友汇”的市民代表现场热情地介绍了皇家宫苑里的育菊技艺如何在胡同落地生根。
皇家园林焕新姿,百年北海赏菊情
北海公园作为活动主会场,以“从御苑到公园”的百年文化脉络为背景,深度挖掘皇家园林的历史底蕴与花卉文化资源。展览布局于阐福寺、万佛楼遗址、北门门区等核心区域,全园范围同步布置花坛花境,形成“一步一景、一景一韵”的沉浸式赏菊体验,打造兼具古典气韵与现代审美的赏花空间。

展区覆盖全品类菊花展示矩阵。室外景点将菊花与琼华岛、太液池等标志性景观自然融合,营造“人在画中游”的诗意氛围;标准展台按花色、花型陈列精品菊花,尽显栽培特色;特色品类专区集中展示大立菊、悬崖菊、塔菊、造型艺菊等特色菊种,同步开展“菊韵百年”主题插花表演,搭配古筝演奏《菊花台》,让传统花艺与古典音律交相辉映。


值得一提的是,北海公园同步推出《从御苑到公园——北海开放百年纪(1925-2025)》展览,通过园林变迁史料与游园场景还原,带领游客“穿越”百年,感受这座皇城御苑从皇家禁地到人民公园的蜕变,使菊文化与百年园林历史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园内设立文创展区,以“可带走的菊花文化”为理念,推出菊花茶、菊花酒等特色衍生产品,通过文化创意激活传统花卉内涵,让市民在品味秋韵的同时,于一盏茶、一缕香中感受生活之美与文化之韵。


四地联展聚精华,共绘花卉文化新篇
“京津冀豫菊花联展”作为本届文化节的重要板块,集中呈现四地菊艺精华与区域园林协作成果。四地园艺团队携菊花精品齐聚北海公园,以多样品种与精湛技艺,共同呈现菊艺盛景。
北京代表团由北京菊花协会牵头,联合颐和园、天坛公园、国家植物园、故宫博物院等多家单位,集中展示北京地区独特的栽培传统与新品种成果,体现首都在菊花育种、造景、展示方面的综合实力。天津市水上公园代表天津参展,精选独本菊、多头菊、绿菊等新品种200盆,涵盖标本菊、茶菊、药菊、食用菊等多类型菊花,充分展示该园在新品种育种与多功能应用方面的创新成果。唐山市园林绿化中心携悬崖菊、塔菊、花篮菊、桩景菊等造型艺菊亮相,展品丰富、技艺精湛,兼具传统与创意,展示出唐山在造型菊、盆景菊方面的独特造诣。开封市会展服务中心则以“汴菊”为媒,展现千年菊都的文化底蕴。开封自北宋以来即为中国菊花栽培中心,此次携“汴梁绿翠”“汴梁紫禹”等代表品种参展,传递宋韵之美与菊花产业振兴的时代风貌。
▲北京展品
▲天津展品

▲唐山展品
▲开封展品
多园联动添异彩,金秋菊香遍京华
除主会场北海公园外,全市多个展区同步开启赏菊模式。国家植物园(北园)举办第四届菊花展,打造“福禄生花”主题菊花海,选用14个品种1.8万盆小菊,融合葫芦文化意象,展现秋日吉祥景致。顺义国际鲜花港以“景观创新+沉浸体验”为特色,营造10.6万平米菊花主题游览空间,推出“风漾花谱”“莫奈廊桥”等网红打卡地,并结合露营、咖啡、文创体验打造全龄友好的赏花生活场景。天坛公园、紫竹院公园、陶然亭公园等展区则结合自身特色打造多样化布展。紫竹院公园以“竹韵菊香”呈现清逸之景,陶然亭公园注重市民休闲互动,让菊花走进寻常生活,展现秋日京城的自然雅韵。此外,世界花卉大观园、东四街道等展区同步布展,让市民“出门即遇花”,实现“城在园中、花在市中”的花园城市理念。

▲国家植物园(北园)

▲顺义国际鲜花港

▲天坛公园

▲紫竹院公园

▲陶然亭公园

▲世界花卉大观园

▲东四街道——东四园艺驿站
文化节期间,还将举办菊花科普讲座、插花表演、擂台赛评选等系列活动,展示菊花的文化精神与育种成就。其中,第十六届北京菊花擂台赛以“以赛带展、以展促文”为宗旨,集中展示传统菊种与创新品种,推动菊花产业传承与绿色消费的融合发展。活动还将开展“菊花进社区”系列文化活动,让市民在家门口体验花艺之美;“菊韵百年”插花展演与古筝表演《菊花台》则为市民带来雅致艺术享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