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曾说,秋是第二春,所言不虚。金秋时节,从北到南,“每一片叶子都是一朵鲜花”。在北京,城市公园的菊花、红叶进入最佳观赏期,市民游客纷纷走出家门,尽享城市秋色;在广西崇左,喀斯特山水田园间秋水宜人、麦穗金黄,处处“丰”景诱人——
北京花境 秋日信使
“金秋北京,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在这个季节赏花游园,仿佛时光都慢了下来,令人沉醉。”山东游客王女士与家人在天坛公园的“天坛生境花园”花境前合影留念时感慨,天坛公园每个角落都充满了诗意,每处景致都让人流连忘返,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
天坛公园这一花境是北京市属公园打造秋季赏花产品的代表作之一。近期,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组织北京市属公园特别推出40余处“小而美”的赏秋花境,带领市民游客捕捉京华秋韵,感受浪漫诗意。
特色花境 引客打卡
斑斓秋色何处寻?连日来,市民游客走进北京各大市属公园,打卡赏秋花境,领略绝美秋景,收获满满的欢乐与回忆。仅国庆中秋假期,北京市属公园接待游客461.23万人次。
北海公园在西岸绿地打造“花间艺趣”花境——花间搭建桌椅、画板、调色盘等园林小品,铺设小路,不少游客驻足休闲,并与北海公园文创明星绿头鸭打卡拍照。“坐在湖边看风景,特别有江南园林的韵味。”天津游客陈琳说,这片花境把北海公园的山、水、花等串在一起。
到颐和园打卡花境的游客同样络绎不绝。公园的“耕织春华秋实 织染湖光山色”中式花境,以粉色、蓝色、金色、白色的花材主色代表四季主题,植物以紫花丁香、荷包牡丹、无尽夏等本土花卉,还有低成本长效的宿根花卉为主,搭配原有的松、竹、梅、桑等象征人文品格的植物。“你看这火尾蓼的金黄多像麦穗,搭配松竹梅的苍劲,正好呼应耕织文化。”退休教师张兰蹲下身轻嗅花香,她的相机里已存满了不同角度的花境美景。
“‘机器狗’花钵朝我们转过来了。”北京市民黄女士举着的手机镜头里,她的女儿正对着花钵说话,搭载传感器的机械狗造型花钵随之转动方向——这是玉渊潭公园西北门的“彩色星河”花境,150平方米的空间里,花卉营造出绚烂星河意象,倾泻而下的“彩虹”由10种颜色的丝线编织而成,球状花簇似行星闪烁,与渐变花丛构成的“星云”相映成趣。玉渊潭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场景中特别设置宇航员“小樱”、AI机器人及“机器狗”花钵,为自然景致注入科技活力,生动展现科技与园林艺术融合的创新理念。
因地制宜 巧妙造景
秋天是京城最美的季节,各大市属公园聚焦北京秋日特点,在打造各具风格的花境作品的同时,还为市民游客带来沉浸式游园体验。
位于景山公园东门西南侧坡地的“日月照京华 景上更添花”主题花境依托原有林间地貌,巧妙运用了中国传统造园手法中的“借景”艺术,将远处的万春亭与周边葱郁的林木自然融入景观。“站在这里拍照,城景、山景、花景全有了。”摄影爱好者王方权举着相机调整角度,他特意从通州骑行过来,“之前只知道景山能拍中轴线,没想到这片花境把万春亭衬得更有韵味。”
在香山公园佳日园,以“金风信笺”为主题的花境主景,以放大的艺术信封与明信片组合而成,特意设置专属打卡椅,以红枫作为前景,背景融入茼蒿菊、大花海棠、三角梅、千日紫和非洲凤仙等20余种应季花卉与彩叶树群。花境北侧设计的秋叶橱窗与九三阅兵观礼座椅相互融合,为市民游客提供充满秋日氛围感的休憩空间。北京市民李阿姨坐在专属打卡椅上,身后的秋叶橱窗与九三阅兵观礼座椅相映,“既能歇脚又能赏景拍照,这秋天过得太有滋味了”。
紫竹院公园的古树荫下,“古荫微芳”花境藏着更细腻的温柔,狼尾草的喷泉状花序随风轻摆,紫菀与鼠尾草的蓝紫色花瓣在光影中流转,火焰卫矛的红叶点缀其间。“这些花草长在古树根旁,像老树捧着珍宝。”公园工作人员介绍,“古荫”点明了花境依托古树而生,“微芳”则聚焦花境本身——“微”凸显小的尺度,“芳”涵盖狼尾草、紫菀、鼠尾草、火焰卫矛等植物的综合美感。整个花境就像古树用浓荫呵护的一捧“微末芬芳”,既有自然共生的温情,又传递“小而美”的细腻意境。
“年轻人喜欢打卡,看重情绪价值和全新体验。”北京动物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园打造的“万生之缘”花境,设置5个主题观赏点,分别以植物组团的形态语言演绎“谷麦”“蚕”“蔬菜”“果木”“花卉”主题,通过植物高低错落的层次、四季轮换的景观变化,实现“人步入画、画随人动”沉浸式体验。
文化赋能 寓教于乐
除了赏秋花境,各大市属公园还推出系列特色主题活动和互动体验项目,让文化底蕴在花香中悄然传递。
不久前,陶然亭公园举办第三届菊花文化节,5000平方米展区内20余万株秋日花卉绽放,东门“叩秋扉”主题花坛成为游客打卡热点。公园园艺职工每日穿梭花丛,逐株检查花卉长势、更换凋谢植株、调节湿度、修剪花型,用心维护生态美景。同时,公园推出15场“亭的秋日献礼”科普活动,每日安排园林专业职工沿主干道导赏,讲解花坛设计理念与花卉养护知识。
10月10日,步入中山公园唐花坞展厅,甜润馥郁的桂花香扑面而来,“唐花传韵花坞春秋”传统花卉精品展正在举办。移步蕙芳园,一阵兰香似有若无地牵引着游人。“蕙芳雅韵馥郁兰馨”秋季兰花精品展中,40余种近100盆建兰精品在光影交错中摇曳,“讲述”着清雅的兰花文化。
红叶初染,秋意新酿。10月17日,以“秋日童话 相约静宜”为主题的香山红叶节正式开幕,在延续往年经典活动的基础上,景区进一步挖掘香山的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推出3条主题赏红登山路线,满足不同市民游客多元需求。香山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红叶节期间,公园再度推出广受欢迎的“赏叶地图”,精选全山18处彩叶观赏点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一一标注,为市民游客提供更丰富的秋游选择。
“孩子扫了二维码,学习了不少花卉知识。”北京市民赵先生带着儿子在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汉踪花谱”花境游览,“这种扫码识花方式让花境变成了移动文化课堂。”路县故城遗址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园打造“汉踪花谱”花境,沿模拟驰道,将神农遗韵、陌上桑阴、上林花信、塞上离歌、五谷丰登5段主题花境系统整合,汇编成兼具文化性与科普性的《汉踪花谱》。同时采用分众化二维码科普方式,实现观花赏景与文化学习深度融合。
从传统园林的造园技艺到现代科技的创新应用,从历史记忆的温情再现到日常生活的诗意表达,40余处赏秋花境如同散落京城的秋日信使,传递着城市与自然共生的密码。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勇介绍,各公园不断丰富可感知、可观赏、可融入的游园场景空间,就是要让市民游客享受到更多目之所及、触手可及的美好,增加获得感和幸福感。
南国崇左 醉美金秋
远观德天跨国瀑布的磅礴,在界河边品尝一杯蓝洞咖啡,到明仕鱼鳞坝上留影,再泛舟天琴壮寨那汪碧翠……金秋时节,广西边关崇左市各边境县景区里游客络绎不绝,共享这边关秘境的山明水秀。
缤纷秋水引客来
10月12日,崇左德天跨国瀑布景区内各个观景台上站满了游客。远处瀑布巨大的水声传来,水流飞泻而下,溅起雪白的浪花,一道彩虹正好悬在瀑布顶上,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美景。
秋天是水量丰沛的季节,原本就有大量游客前来一睹跨国瀑布的风采。随着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的运营,越来越多的中越游客可以便捷地出入国境,感受界河对岸的风情。
中旅广西德天跨国瀑布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跨境游管理部总监龙胜旺介绍,合作区自去年10月15日正式运营以来,已累计接待出入境旅行团2937个,服务游客超4万人次,吸引越南及东盟国家游客占比超30%,成为中越边境文旅融合与友好交流的重要窗口。
据了解,中越跨境旅游合作正在走向深入。广西大新县与越南高平省重庆县已达成共识,将共同在53号旧界碑周边区域合作建设中越文化广场,游客的跨境游体验将更丰富多彩。
德天跨国瀑布早已声名远扬,而一些新景区的出现也给游客带来新的惊喜。蓝洞跨国瀑布咖啡景区便是其中一例,这个静藏于喀斯特峰丛环抱的中越界河之畔的景区,已经成为热门打卡地——坐在界河边,捧起一杯特调咖啡,在瀑布水雾间,看峰林起伏,流水潺潺。来自广东的游客林女士沉醉于身心的放松,她说:“与德天瀑布的壮阔之美不同,这里更像绿野仙踪的童话秘境,宁静而美好。”
莫道春光好,秋水更宜人。当竹排滑破平静的水面,驶向天琴湖那汪碧蓝的深处,游客只能用“哇哇!”的惊叹来表达当下的心情。在龙州红军古道景区·天琴壮寨,景区打造的自然亲水空间,以及桨板等项目,为游客提供了秋日玩水体验。
“根据游客不同需求,我们推出了不同玩法,划桨游水适合新手和不会游泳的游客,划桨比赛则适合追求刺激体验的游客。”广西龙州红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天琴壮寨负责人韦海锋介绍。
爱无国界亮点多
10月18日,第七届大新明仕田园丰收季在广西大新明仕旅游度假区拉开帷幕。在神奇的喀斯特山水田园间,活动通过“丰”韵稻田、“雅”致山水、“颂”歌丰年三大沉浸式主题篇章,为游客带来丰富多元的体验:五谷丰登号竹排游、非遗市集、稻浪舞龙、水上飞人、田园研学、稻田霓裳走秀、飞天凤凰光影秀、非遗火系列演出、烟火大会等活动轮番上演,让游客在互动参与中感受丰收的喜悦,领略乡村的人文与生态之美。
“太好玩了,可以加菜啦!”来自南宁的游客李先生和儿子一起体验了稻田抓鱼比赛,顾不上一身的泥水,便高举两条肥美的大鲫鱼,炫耀起自己的“战利品”。
10月14日至10月20日,2025年中越边关侬峒文化旅游嘉年华在大新县举办,跨国歌舞、稻田狂欢、机车巡游等活动,让大新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
开幕式亮点之一是民俗风情巡游,大新县非遗技艺和越南特色文艺节目穿插进行,既展现大新侬峒节欢乐喜庆的场面,也展现中越文化旅游交流合作成果。
在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150名中越两国演员共同演绎天琴主题经典曲目,共同弹唱的《越南—中国》,更是唱出了两国民众传承友谊的心声,表达了两国“同志加兄弟”的友好情谊。
“会聚良缘 爱无国界”中越德天(板约)瀑布集体婚礼在蓝洞跨国瀑布咖啡景区进行。新人们乘坐界河婚船,打卡稻田音乐会,品尝簸箕宴,接受亲友和游客的祝福。
在蓝洞跨国瀑布咖啡景区、明仕旅游度假区,精彩纷呈的“缘定大新 明明‘仕’你”中越青年交友联谊活动也让中越两国青年欢聚一堂。
“宿”在秋天的崇左
除了边关的山水风光,崇左风格各异的民宿酒店,也是这个秋天吸引游客的所在。
作为最早经营的度假酒店之一,明仕山庄两层骑楼式建筑风格依明仕河而建,客房装修融入壮族特色。2019年,大新明仕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入2000多万元升级打造了高端民宿明仕雅居。每一间客房自成风格,营造传统文化与山水文化相结合的美居空间,让人真正“睡”在山水间。
“我们不仅开发了明仕山庄、明仕雅居等酒店,还依托强大的品牌辐射力,带头成立了明仕农宿协会,带动周边民宿从5家发展至109家。”大新明仕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大新县明仕农宿协会会长李兴华介绍,整合后的民宿年均入住率超75%。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创新“租金+股金+薪金”的“三金”增收模式,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2024年,明仕村村民年人均收入达2.2万元,较2004年增长近8倍。
“推开窗,晨光照在稻田和河流上,看网红牛‘牛百万’在悠闲地吃草。”这是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的自己住在明仕·那里田园社区的体验。这个利用村委会旧址和水管站等建筑改建而成的“景区+民宿”综合体一直很火。客房依山而建,临稻而设,拥有观山标间、枕田大床、耕心套房等6种房型,房内运用竹子、原木、草藤材料,充满现代审美又还原当地环境。
“旺季时房价在2000元左右,年入住率能超过60%。”那里田园社区农职部经理卢正对于民宿的经营状况感到满意。他介绍,社区经常与德天、明仕等景区以及大新县的同业共同推广,并推出一些“游览+住宿”的打包优惠,让游客实现区域内共享。
除了大新,崇左市各边境县的住宿条件也是大幅提升。在龙州红军古道景区·天琴壮寨,观堂酒店的“野奢”同样吸引了大批游客。
“依偎在左江畔,推窗见碧水青山,静谧又避世。”旅行订制师王蓓形容自己在龙州观堂酒店的体验是“在广西边陲挖到宝了”,这个建在十里蔗海中的酒店以传统的壮族干栏式建筑风格呈现,100余间充满壮族风情的主题客房,以及3栋依山水而建的御湖别院,为市民游客带来别具一格的住宿体验。酒店还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推出一系列特色旅游项目,如天琴表演、壮锦制作体验等,让游客在享受放松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
“崇左培育高端民宿‘集群链’的成效正在显现。”崇左市文化旅游和体育广电局副局长赵小葵介绍,通过引进知名品牌,培育“秘境丽世”“明仕雅居”“龙州观堂酒店”等标杆民宿,崇左全市精品民宿达353家,形成“明仕田园民宿带”“花山温泉民宿群”等特色区域。(作者:魏彪、孟萍;编辑:徐欣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